(新春走基层)老中青三代台商盼新年新变化 愿两岸交流更亲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青岛2月4日电 题:老中青三代台商盼新年新变化 愿两岸交流更亲密

作者 蔡亚群 关姗

“目前我和夫人在深圳蛇口,计划明天乘船去香港,然后换乘飞机到台北。我这个年龄还要拖着行李箱辗转奔波,真的很不方便,在以前,我早上从青岛出发,到台北处理完事务后,傍晚还能坐班机返回青岛……”

记者联系到台商黄清莲时,这位年逾古稀的“青岛女婿”奔波一天后,在深圳一家酒店休息时如上表述。

因疫情等原因,生于台湾宜兰县,1986年便来到大陆投资的黄清莲已两年余未能赴台。他担任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监事、台湾工商企业联合会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等职,常年往来穿梭于两岸为交流合作“穿针引线”。

对于新的一年,黄清莲希望两岸交流能够重回正轨,更加开放和亲密,两岸同胞的往来出行也能更通畅。同时,作为一名水产养殖专家,他也期待自己的新项目能获得更好发展,增益两岸民众的“口福”。

与已经踏上赴台旅途的老台商黄清莲不同,生于1967的台商张新政目前仍忙于处理公司事务,但他计划元宵节后启程,到台湾走访亲友、拓展业务。

1992年,身在美国的张新政放弃了当时令人艳羡的“美国梦”,追随父亲的脚步来到祖籍地山东投资办厂,自此开始三十余年的打拼。生于台北的他,事业与生活在青岛开花结果,并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青岛女婿”。

“当年下飞机的那一刻,我对父亲返乡兴业的决定是有过质疑的”,张新政坦言,彼时大陆工业基础较弱,商业氛围欠缺。创业初期,受制于基础设施等因素,他走了很多弯路。“但后来这些问题都在当地政府的协调帮助下得以妥善解决。”张新政满是感怀。

而今,由张新政担任总裁的青岛锐宗集团已成长为年产值10余亿元人民币、下属10余家子公司的现代化企业,并被评为“山东省百强台资企业”。

张新政说,目前大陆有着良好的商业氛围、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友好的对台商扶持政策。疫情退去,他希望岛内台企和台湾青年多到大陆走走看看、打开思路,并期待两岸交流也能更加便捷密切。

作为“85后”的新台商,生于台湾新北的林慧梅已与父母、兄长定居青岛,她的餐饮事业也在此起步发展。

林慧梅说:“新年前我已经回台南看望了我的姐姐和其他亲友,今年是我在青岛度过的第6个春节。”

2017年,林慧梅辞去在台湾的工作,来到大陆陪伴父母并开始创业。如今,她在青岛经营着两家台湾特色火锅店,亦提供萝卜糕、火焰麻油鸡等台式风味美食。

祖籍福建漳州的林慧梅,五六岁时便经常往返于青岛和新北看望在大陆工作的父亲,并对当年青岛市集上美味的糖心烧饼记忆犹新。“这里的沙滩很舒爽,天空跟台北一样蓝,父亲在这里盖着漂亮的房子。”林慧梅分享道。

她坦言,自己在台湾接收到的讯息与在大陆创业时的真实感受是不同的,在大陆机遇多,发展空间大,自己因为是台胞也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和民众的热情帮助。

新的一年,林慧梅期望疫情早日平息,并计划再开一家新店。她认为,火锅寓意欢腾、红火、亲热、团圆,希望两岸关系亦能更加紧密融合。她说:“因为我们本就是一家人。”

自1987年首家台资企业落户山东青岛以来,截至2022年5月,青岛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695个,实际使用台资59.95亿美元,目前正常在青岛生产经营的台资企业800余家,其中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147家。2022年1至11月,青岛市新批台资项目29个,实际使用台资7505万美元,居山东省首位。(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