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务指标计算表的编制(一)主要财务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分析是指同一期财务报表上的相关项目的数据互相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比率,以说明财务报表上所列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关系,从而提示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财务分析的核心。

2、主要财务指标体系分为三类: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类别名称单位计算公式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现金比率=(现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营运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折扣折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存货周转率次=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流动资产财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固定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净额/〔(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末固定资产净值)/2〕总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净额/资产平均占用额盈利能力指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主营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成本)*100%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总额)*100%自有资金利润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

4、表示每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担保。

5、它既反映了短期债权人的安全程度,又反映了企业营运资本的能力。

6、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1对于企业是比较合适的。

7、(2)速动比率。

8、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9、这一比率用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10、一般认为,速动比率1:1较为合适。

11、它表明企业的每一元短期负债,都有一元易于变现的资产作为抵偿。

12、(3)现金比率。

13、是企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14、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和持有的有价证券。

15、这一比率不能过高,否则就意味着企业流动负债未能得到合理的运用,经常以获利能力低的现金类资产保持着,这样会导致企业机会成本增加。

16、(4)资产负债率。

17、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18、这一比率小,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19、(5)产权比率。

20、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21、这一比率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的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22、(6)利息保障倍数。

23、又称已获利息倍数,它反映了获利能力 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

24、利息保障倍数应至少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25、2、营运能力指标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

26、反映应收账款财周转速度的指标。

27、又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周转率越高,反映收账越迅速,偿债能力越强,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坏账损失,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效益。

28、(2)存货周转率。

29、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和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30、(3)流动资产周转率。

31、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

32、在一定时间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33、(4)固定资产周转率。

34、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从而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35、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同时也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充分发挥效率。

36、(5)总资产周转率。

37、可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这个比率较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最终影响企业的利用程度。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