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在中国传统汽车工业版图上并未占据重要地位,但这座具有雄厚工业基础的城市,却抓住了发展机遇,一跃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颗新星,并以此为基础,把这里建成新能源汽车之都。
(资料图)
01
产业链完整:从一颗螺丝到整车组装都不用出常州
10年前,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兴起之时,不过,常州却并非第一批搭上新能源汽车产业顺风车的城市。但今天看来,好饭不怕晚。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和长远的战略眼光,自2015年开始,常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提速,并在近两年取得突破性成果。2015年引进中创新航、2016年引进江苏时代、2017年引进理想汽车、2018年引进蜂巢能源、2019年引进比亚迪……常州投资引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今都成为明星企业,并帮助常州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助力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2年,常州GDP约9550亿元;工业经济规模突破2万亿元台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1%,位居江苏省第一。其中,新能源领域产值突破5000亿元,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96.5%。以江苏省4%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3%的人口,创造了全省7.8%的经济总量。今年一季度,常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高于江苏全省平均2.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12个月位列苏南第一。新能源领域规上工业产值1531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动力电池、新能源整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47.3%。今年1~5月,常州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等外贸“新三样”出口增长30.7%。
谈到何以吸引众多企业来常州发展,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理想汽车常州基地总装车间负责人李德裕介绍:“关于常州的新能源产业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从一颗螺丝钉到整车组装完成,不用出常州,都能找到相应的零部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前,常州就有“世界变压器之都”的称号,产业体系完备程度高,门类齐全。常州市工信局数据显示,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中有191个,666个小类中有600个,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甚至达到97%;全市57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四成从事装备制造。常州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堪称工业产业的博物馆。
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吸引龙头企业进驻之后,这些链主企业又进一步帮助常州完善产业链体系,如此循环,推动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为理想汽车提供电控系统的汇川新能源汽车技术(常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刚坦言,“是被理想动员来(常州)的。”更多企业加入,形成了本地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基本可以实现本地采购。常州市工信局局长严德群介绍,常州在每个环节都有“链主”企业,以这些企业为牵引,本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在不断完善。目前,常州已汇聚3400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居全国首位。
有了产业端的快速发展,常州也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今年4月17日起,常州对购置新能源乘用车发放补贴,补贴金额2000元、5000元、8000元不等。4月17日至6月8日,常州共计发放补贴金额2020.3万元,车辆销售总金额突破10亿元;累计上牌23117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上牌数为8403辆,渗透率提升至36.35%。相较于其他城市,常州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对外地人同样放开,相对宽松的申请条件,体现了这座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包容性。
02
抢抓风口:抄底中航锂电 理想投桃报李
虽然常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投资并不是最早的,但其前瞻布局、抢抓风口的能力却不弱,这也为其带来丰厚的回报,理想汽车和中创新航的发展足以证明这一点。2016年4月,常州武进产业基金参投了理想汽车的7.8亿元融资。此后,理想汽车“投桃报李”在常州设立工厂,并发挥链主作用,帮助完善本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
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中的明星板块。2022年,常州动力电池规上企业完成产值超1700亿元,产量108.5GWh,全国排名第二,约占全国1/5、江苏省1/2。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龙头企业中,有4家布局常州,包括宁德时代、SK(北电爱思特)、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目前,常州已经形成溧阳、金坛为两大核心区域为支撑,其他区域多点布局的产业格局,拥有生产及配套企业120余家,涵盖电池材料、系统技术研发等31个关键环节,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首位。
虽然常州动力电池产业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但这些企业大多是近些年才引进的。而常州何以吸引这么多电池企业来这里聚集,和当地政府部门大胆的战略投资分不开。这方面,就不得不提被当作“抄底样本”的中创新航。
前段时间,洛阳市委研究室发布的一篇关于洛阳政研与改革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反思:“中航锂电起步于河南省洛阳市,发展壮大于江苏省常州市,其发展历程暴露出我市在抓‘风口’产业上与先行地区存在的差距。”2009年,中航工业集团等瞄准当时的动力电池“风口”产业,共同发起设立了中航锂电。2013年、2014年,该公司动力电池连续保持我国商用车市场装机量第一,一跃成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但随后受政策调整影响,以商用车动力电池为主的中航锂电发展遇挫,在2017年、2018年连续出现大额亏损。这时候,常州金坛区“抄底”,并推动中航锂电由央企三级子公司变成常州地方国资控股企业。2022年10月6日,完成更名的中创新航登陆港交所,成为内地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动力电池企业。洛阳的反思充分说明了常州在前瞻布局、抢抓风口方面的成效。
“凡是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再好的资源都舍得倾情投入;凡是期待与常州共同成长的,再久的时间都愿意长情陪伴。”正如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所言,常州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引入一家企业,换来一条产业链。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常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形成完备的产业链体系。
03
慷慨助力:数百亿创投基金护航新能源产业发展
在《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上,北京、常州并列第4,常州的投资热度全国第一。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在今年的榜单中,常州不仅是惟一入围前十的二线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在投资热度、集聚度等指标上蝉联第一,反映出这座城市在新能源领域里极具发展潜力。“投资热度是城市吸引力的体现,投资热度越高的城市,在政策扶持、要素保障、营商环境等方面也普遍较为突出,常州值得关注。”胡润如是说。常州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龙城科创发展基金,下设产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今年起,常州市级产业投资基金与科创基金连续3年以不低于50%的额度投向新能源产业,引导各类资本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据介绍,目前常州市区两级共设立主投新能源相关项目的基金27支,总规模264亿元,累计投资常州本地新能源项目70个,投资总额118亿元,撬动其他社会资本投资超300亿元。一位投资机构合伙人表示,新能源汽车领域是近年市场关注的重要投资方向,加之地方政府和国资机构的支持力度,他们正加快在常州地区的投资步伐。
常州虽然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但也存在科研和人才方面的短板,此次,常州推出了各种措施,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招揽重点实验室入驻是常州解决科研力量不足的重要举措。目前,常州已建成中科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西太湖细胞研究院、碳纤维研究中心等重点研发机构,与外地高校共建23家创新平台,推动天合光能、恒立液压、中创新航、中车汽研所等重点企业建设各类科研基地、实验中心、工程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常州正在构建服务新能源之都的产科教联盟开放平台,集中全国各地的研发机构、龙头企业、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持续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在人才争夺战中,常州推出极具诚意的政策措施。以人才公寓为“切口”,常州提出2021~2023年建成10万套人才公寓的目标,探索出具有常州特色的人才公寓“建管服”模式,入选住建部可复制可推广清单。据常州方面介绍,到今年底可建成11.7万套,配套相应政策实现人才公寓免费入住3年。常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季培东表示,常州全力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实施“龙城英才计划”新能源专项,仅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吸引各类人才近6000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
目前,常州已形成“发储送用研”的产业生态闭环,整车、动力电池产销量都占整个江苏省的一半,全球每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搭载“常州造”电池。2022年,常州提出打造“新能源之都”的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领域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到2035年,产业规模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基本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创造代表常州城市特征的新地标。
文:王金玉 编辑:陈伟 版式:李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