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摊到商场,再到掌控几十家服装连锁店的董事长,赵先满打拼了30多年。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赵先满一直铭记着这个朴素的道理。创业成功的同时,他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搭建“共富驿站”产业带富,发动商会和新乡贤参与扶贫协作、乡村治理。
曾经,下雨天里吃黄豆炖猪皮是他最开心的日子,而今,奔走在家乡的田间地头,是他最乐此不疲的时光。
“以前,我们这些常年在外经商的游子,对家乡不怎么了解,也没有多大的贡献。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就想着为村里做点事情。”怀着这样朴素的心愿,赵先满信心满怀地投资产业项目,参与家乡建设,带着村民一起奔赴在共富路上。
好家风传久远,影响后代子孙
虽然常年在北京打拼,但赵先满对家乡的情感,比一般人浓厚、深沉。这份乡情源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循循熏染。
赵先满说:“母亲一副热心肠,只要知道村里哪户人家条件不好,她都会出点钱帮助一下,从不与别人发生口角。”
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商海打拼的历练,让赵先满四兄弟形成了“与人为善、大气包容”的品质。
1999年,赵先满四兄弟每人出同样的钱,在村里盖了四间房子,最后通过抓阄分房,分到哪一间是哪一间。虽然分了房,但是中间却是通的,没有用墙隔开,一大家子至始至终没有分过家。
赵先满说,我们做儿女的都在外面,回来一次也没几天,为了让父母能够高兴一下,就决定这样一直不要分,一家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
更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兄弟之间、夫妻之间关系融洽外,妯娌之间关系也亲如姐妹,从未发生过争吵。2018年,赵先满的母亲突发脑梗塞,高烧到42℃,血压达到了200 mmhg ,进入急诊室,20多天来,四兄弟、四个媳妇每天轮流到病房照顾母亲,孙辈们也常常来看望。
更令人感动的是,得知老人住院后,每天有上百位村民来探望老人。负责照顾老人的护工李阿姨说,老人真有福气,遇到这么好的儿子、儿媳,这是她做护工18年来,从没有碰到过的。
投资科创园产业带富,搭建“共富驿站”
1988年,赵先满去北京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摆地摊卖眼镜,在他看来前所的眼镜产业,一直处在分散生产经营状态,急需重新整合,打破眼镜企业各自发展、缺乏交流的局面,形成了产业链互通、携手发展的新格局。
2020年初,赵先满响应家乡号召,以8100万元拍下占地45亩的江北数字眼镜科创园项目,并投资4亿元打造一个集研发设计、品牌运营、 信息交流、人才培训和配套服务于一体的数字眼镜时尚综合体。
同时,赵先满召集许多在成都、郑州、武汉等地办企业、搞销售的眼镜产业商人、新乡贤纷纷回乡投资、创业。目前,科创园已入驻17家眼镜“火种”企业, 提供和安排外供就业达3000多人。
在推进前所眼镜产业发展的同时,赵先满还致力于带动周边农户共富。在前所街道一座民居的墙上,蓝底白字的“共富驿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地村民可以来驿站领取眼镜 包装、打孔等材料,利用闲散时间在家里从事眼镜零配件加工,从而实现就业增收。“‘共富驿站’是我们推动乡村经济的一个尝试,把农家变成 ‘共富车间’,既可以解决台州眼镜产业的用人紧缺问题,又可以增加当地百姓收入。”赵先满说。
发挥乡贤优势,助力乡村治理
共富路上,众人拾柴火焰高。作为商会会长和新乡贤代表,赵先满利用自己在京浙两地商界和社会的影响力、号召力,孜孜不倦地为家乡架桥梁,结纽带,做贡献。
他认为“社团不能只用于联谊”,而是应该按照国家的发展方向,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时代文明进步,做一些有益于物质与精神提升的实事。
2017年2月5日,在赵先满的发动下,赵家村成立了椒江首个村级扶贫慈善协会,召集了23位在外经商的村民,筹集了36万元,定向帮助本村困难村民。
2021年底,赵先满参与了椒江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开展的“十会联十村助力共富裕”活动,推动北京椒江商会与椒江区前所街道赵家村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投资5万余元修建村文化活动中心,推进乡风文化建设。
“我们还将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劳务就业、农副产品销售等方面,帮助结对村集体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升发展信心和能 力。”赵先满说。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仅在于赚了多少钱,还在于对社会有所贡献,对身边人有所惠及。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发展好事业,力所能及帮助更多人,赵先满视之为自己的责任。他乐于奔走在家乡的田间地头,以“新乡贤”的身份参与到家乡治理当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