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以“开放创新 聚享未来”为主题,14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将携近600件展品亮相,大会还将首次全馆打造“机器人+”制造业、农业、商贸物流、医疗健康、极限环境应用等10大应用场景板块,助力推动机器人应用向更深更广拓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大潮中,机器人产业正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抢占科技产业竞争的前沿和焦点。机器人研发、制造、应用,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机器人纳入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大力推动机器人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应用市场。2022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收超过1700亿元;2016至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约15%。虽然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依然存在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但近年来,在有力有效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国内工业转型升级中释放巨大市场需求等多重有利因素作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保持蓬勃发展,骨干企业加速壮大、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产业前沿技术加速突破,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集成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不菲成绩。

机器人产业“势如破竹”的发展步伐,极大且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呈现在一个个生产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坚持应用牵引,让“机器人+”应用成为从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到应用实践、模式推广的系统推进的有力支撑点。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比如,工业机器人已应用到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服务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大展拳脚”。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提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等目标。以重点领域重点需求为引领,以典型场景先试先行为推广基底,机器人应用场景将更快扩展,应用实效将更快在各种亟需的生产生活场景中显效。

本届博览会还集结了30余家关键零部件企业展示最新攻关成果,突出展现我国机器人产业强链补链实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力。《“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的具体目标。经过近些年的较快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有序推进,如精密减速器、智能控制器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也要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依然存在“关键零部件质量稳定性、可靠性等还不能满足高性能整机的需求”等差距。惟有加快核心技术攻关,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才能为持续推进产业快速、稳健发展强基固本。

在我国制造业寻求转型升级,转向“中国智造”的过程中,机器人无疑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仅以制造业机器人应用看,2021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超300台,比2012年增长约13倍。随着机器人在越来越多领域“大显身手”,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产品衍生、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快速成长由应用所催生;另一方面,更多的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被不断孕育孵化。

扫地机器人快速加入“家务劳动大军”;麦田上空无人机悬停进行“一喷三防”作业;“机器人+采矿”让毫米波雷达、井下高清摄像仪等智能采矿新装备纷纷涌现……本届展会上,人形机器人、仿生雨燕、智能仿生机器宠物猫等众多“新奇特”展品的鲜活亮相,将进一步丰富人们对未来科技生活、科技应用的想象。以开放的姿态、积极的心态接纳机器人延展至更多领域、场景提供服务或应用,这本身也是我们更好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使机器人科技及其产品更好为推动发展、造福人民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