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独辕四景车晒出百姓幸福年
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蛇年春节的非遗味道愈发浓厚。
临近春节,走进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乡北社村委大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爱青和几个村委正谈得热火朝天。“在首个‘非遗版’中国年,春节期间独辕四景车赛会的表演,还能加入哪些新内容?”
独辕四景车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计巧妙、工艺独特。车高13米,由车棚、盆、车楼、桅杆组成,通体用彩色丝绸扎制,配以精美的剪纸、彩绘、刺绣、绢花工艺,车前套有四头耕牛,整个车身不用卯不开榫,全用麻绳捆扎固定。远看气宇轩昂,如行走的宫殿;近观雉翎高插,如精致阁楼。
独辕四景车赛会是平顺县历史最悠久的群众性民俗文化艺术活动,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北社村都会进行场面壮观的四景车表演,预示新的一年能够红红火火。展演过程中,村民化身演员,唱身边事、演身边人、道家乡美,呈现乡村发展取得的可喜成果,礼赞新生活。是否参加过大赛会、是否观看过四景车,成为周边村民的一种资历、一种荣耀。
为把独辕四景车保存好、传下去,并被更多人看得到、读得懂,“这几年,我们大力研究,探寻北社的悠长文脉,将乡里的八音会、社火、耕织、扛妆、醒狮等民间表演融入其中,探索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创、商演、民宿等产业板块,让乡村文化惠及更多百姓。”曹爱青介绍,现在,通过多维度、系统性的融合,独辕四景车有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展演形式,村里人则因为参加表演有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由于独辕四景车展演的美好寓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之丰富的民俗表演,2023年开始,北社村不断接到展演邀约,并成立了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2023年8月至今,通过演出,北社村平均每户增收3000元至5000元。
村民曹玉花开心地说:“我们夫妻俩每年都参加民俗展演,不仅能把村里的文化展现给更多人,还为家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现在生活越过越滋润。”
目前,北社村将北社小学作为传承实践基地,通过创客工作室,让学生实践操作,制作微型独辕四景车,参与赛会,并与思政教育、学科教学以及劳动教育相结合,传承民俗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同时,以独辕四景车为主要元素,修建完善“北社乡民俗文化体验馆”“耕读文化展馆”,释放非遗价值,增强与游客的互动,让文化魅力直抵人心。此外,还通过合理规划路线,与当地国保古建和村里的特色民居联动。
“春节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对更好保护非遗、弘扬节日文化、丰富民众生活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新的一年,曹爱青对北社村的文化传承发展更加充满信心,“我们要抓住春节申遗成功的机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传承、创新、发展产业多方面着手,不断探索非遗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成功出圈,亮相更多舞台,持续提升传统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