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希望有明确的制度激励优秀人才下沉到乡村,为乡村振兴拓宽发展之路。”
(资料图片)
一说起元古堆村的变化,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元古堆村党支部书记董建新总会滔滔不绝地说起过去10年家乡发生的巨变。
从“烂泥沟”到呦呦鹿鸣
元古堆村,位于甘肃定西渭源县田家河乡,海拔2400米,三面环山,气候高寒阴湿,长期村落凋敝,人称“烂泥沟”,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2002年,董建新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他回忆,冬闲时,大家没事可干,就靠在墙角晒太阳,整个村子都缺乏生机。
回乡以后,他曾尝试发展产业,但受制于交通、环境等因素,发展得并不理想。
2013年,元古堆村迎来了转机。
2013年春节刚过,董建新响应乡政府号召,报名参加了前往福建蓉中村学习的培训班。在培训班里,他学到了很多致富的经验。
过去,元古堆的村民们只种植小麦、胡麻等农作物,因地势原因,种植面积小,很难成规模。当地政府带动、鼓励农民种植百合、马铃薯种薯、中药材,并成立了元古堆村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董建新带头加入。“没经验就硬着头皮上。”董建新说,当时的他认定了要想富就得多尝试,不能怕失败。
2019年,元古堆在光伏基地下建立光伏食用菌种植基地,董建新开始种植羊肚菌,因难度大,试种的4个棚全都失败。他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更加勤奋地学技术、补知识,在他的努力下,羊肚菌终于种植成功。2020年,元古堆的羊肚菌产业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看到收入分红,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2022年,元古堆的羊肚菌一度供不应求,湿的一斤100元,干的一斤1000元,一度卖断货。
董建新感慨,从过去沟壑纵生,到如今经济作物遍沟梁,还建起了梅花鹿养殖基地,这10年的发展,元古堆村几乎一年一个样。
2012年,元古堆农民人均收入仅为1465.8元,2022年底人均收入达14216.8元,增长到10倍,董建新说,“如今大家觉得日子很有奔头,不少人选择回家就近务工,甚至是回乡创业。”
留住人才 让日子过得更红火
从发展特色产业到乡村旅游,元古堆的发展越来越多元。民宿、农家乐、乡村汇客厅、党建广场、万寿菊花海、梅花鹿园、萌宠乐园、乡村小木屋、时空钥打卡地……元古堆依水而建、依山而建的旅游设施,吸引了不少人到此旅游。
为了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2022年董建新前往湖北、陕西、河南等地参观学习,他看到了专业人才在农旅融合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更对乡村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和期待。
2023年初,董建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一边忙着组织村里的大小事,一边和村民们交流想法和需求。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乡村旅游,但元古堆能够担任引导和讲解交流的人才不够用,民宿管理也亟需更加专业的旅游人才,如何让客人有更好的旅游体验是当前农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为此,董建新提出,希望能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十年前,元古堆因为贫困而出名,十年后,元古堆因为大变样而吸引众多人关注,大家都很感恩。”董建新说,留住人才甚至是吸引专业人才加入,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奋力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