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科技赋能国防动员提质增效

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最直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的联动性、突发性、多变性增强。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防动员建设发展。

近几场国际局部战争表明,每一次的重大技术进步都会牵引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重大变革。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而言,要紧跟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只有及时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才能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人员优势、装备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国防动员实现智慧化、实战化、科学化,为制敌胜敌提供高效可靠支撑。

推动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精准高效

国防动员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手段。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国防动员的一项常态性、系统性、基础性工作,具有数据类型多样、数量巨大、动态性要求高等特点。传统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存在数据不精准、方式不便捷、共享不高效、系统不兼容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防动员效能。

要聚焦部队需求,分析归纳联合演训和未来战场特点,超前谋划国防动员智慧化转型建设,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作用,依托联合数据传输网络、国防动员潜力辅助决策系统,建设集数据生成、分析、控制和综合运用于一体的新型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库系统。

要坚持系统思维,实现辖区动员人数、基础装备、高新技术等关键信息精准查询和一键预征。

要运用潜力调查结果,把兵力动员、兵力输送、预征预储物资装备等动员任务明确到单位和个人,倒逼潜力数据实时更新,准确无误。只有时刻掌握“有什么、有多少、在哪里、怎么征、如何运”等基本信息,才能确保一旦需要国防动员,就能实现快速响应、高效运用。

提升国防动员战斗力建设水平

军事训练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以战领建、以建备战的关键手段。以往,国防动员力量在全要素战术训练时,受场地、装备、人员等条件限制,很难做到“随时随地,随练随评”。作为体系作战、联合作战的“助推器”,国防动员要把科技优势转化为有效支援保障联合作战的能力优势。

要探索建立“线上模拟线下验证、线下复盘线上验证”的综合训练模式,推动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借虚练实、以虚谋实,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充分利用物网互联、人机互通、虚实结合等技术,升级模拟训练系统,使参训人员在多课目、多场景、高强度的模拟环境中,反复摔打磨砺,锤炼战斗技能、练强战术协同,并将线上积累的模拟作战经验应用到线下实际训练中。

应大力发展自主无人、虚拟仿真、认知攻防等新质动员力量,提升国防动员的新质战斗力建设水平,推动国防动员练兵提质增效,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促进国防动员支援保障换挡提速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支援保障作战对象的作战需求,既是规划和实施国防动员的基本依据,也是明确国防动员系统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干什么、怎么干的前提条件。未来战争,作战行动的快速性、远程性、进攻性等特点更为突出,对战略资源需求响应的速度和精准度将成为影响战场主动权的重要因素。这些对国防动员的支援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技术支撑下,国防动员要聚焦高效、精准、多域的特点,向平战一体、快速响应、人物智联转变,依托大数据和物联网融合各类潜力资源,提高支援效率。

建立标准化的国防动员支援体系,全面规范国防动员机构、战略储供基地、支援保障力量等援战体系要素,明确平战转换时机、程序、时限,确保各项机制畅通无阻。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要用好“科技+”推动国防动员力量由陆海空传统作战域向太空、网络、电磁、认知等新型作战域拓展,深挖备战打仗急需的高端科技人才和技术资源,将保障力及时转换成战斗力,助力部队夺取未来战场新高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