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即将启幕,截至目前,中国各省份均已召开当地两会。记者梳理了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普遍关注点,“绿色发展”“降碳”“减污”等热词频频被提及。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绿色”成为地方两会高频词的背后,跳动着中国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强劲脉搏。


(资料图片)

生态环境改善受关注

2022年,美丽中国建设扎实推进。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新成效。各省份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贡献,纷纷交出了自己的环境保护答卷,在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生态环境改善成为一大亮点。

蓝天更多,北京交出一份绿色答卷。5年来,北京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48.3%,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绿树成林,河北种出一片生机未来。目前,河北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6%,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土地生命奖”。

江豚嬉戏,长江沿岸各地齐心协力,共绘胜景。在湖北,“化工围江”难题得到破解,累计“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52家,排查长江入河排污口12480个,已完成整治9067个;在安徽,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71.7%提高到86.1%,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不久前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

美好生态来之不易,地方两会纷纷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部署,努力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山西省提出,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川省提出,开展美丽四川建设试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云南省提出,推进九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结果应用,支持普洱、澄江、屏边、水富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铆足干劲促进绿色转型

日前,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在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要推进园区的绿色化、低碳化建设,实现传统工业的绿色转型,着力发展绿色产业。

北京市提出,促进各类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升级,加大低碳试点示范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等先进低碳技术应用;天津市提出,2023年将加快工业园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低碳(零碳)试点示范建设,加大建筑节能推广力度;云南省计划在未来5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大宗固体废弃物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创建一批低碳零碳示范园区;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工业企业实施绿电替代,采用绿色工艺,使用绿色材料,打造更多低碳园区、零碳园区。

各地推进绿色转型的热情空前高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安华看来,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过程中,“青山”变“金山”、“碳票”变钞票、“水库”“林库”变“银库”的情景日益涌现,提高了“含绿量”就相当于提高了“含金量”,建立起了绿色“大格局”就有基础实现“大发展”,新能源新引擎可以带动新工业新经济,绿色化低碳化可以促进经济多元化高端化。种种客观现实,激发了地方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热情。

在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形势下,生态环保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测算,2022年,中国生态环保产业全年营收约2.22万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1.9%,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告诉记者:“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财税、金融、投资等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政策逐步落地,2023年生态环境领域投资将比2022年有较为明显的增长。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今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特别强调了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产业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

为“双碳”目标积极布局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备受地方两会重视。

如何推进“双碳”目标有序实现?许多省份瞄准了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这篇大文章——

一方面,多地提到要着力提高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河北省提出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山西省提出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另一方面,各地也在积极谋划布局推进新能源电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风光发电、储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广东省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储能电池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浙江省提出加快打造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先行省,打造沿海核电基地、华东抽水蓄能基地、长三角海上风电基地、全国油气储运基地;上海市提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LNG站线扩建、分布式光伏建设,规划建设外电入沪等重大项目,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安徽省提出推进风光装机倍增工程,加快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

“在实现‘双碳’目标工作中,中央负责制定‘规划总图’,各省份按照中央总图负责制定当地的‘施工图’,各市区按照‘施工图’做好自己的‘施工方案’,各县级具体责任者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的‘分项方案’,负责组织确定具体的‘施工’队伍,确定相关行业、产业、企业以及相关行为主体的降碳、减排等实际目标任务、责任,以及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质量要求等。如此上下联动,更有利于‘双碳’目标早日实现。”张安华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