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嘹亮,乡音浓郁,百场“村晚”迎新春;享受阅读,遇见美好,图书馆里过书香年;火树银花合,明月逐人来,千余场特色活动闹元宵……


【资料图】

近年来,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整体推进、统筹协调,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思路推进,已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群众需求相匹配,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空间“处处可去”

文化场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是传承文明、保障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在湖北,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扩大和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分布趋于均衡,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人气高涨,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各具特色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备受关注。

在城市中寻找“诗和远方”。在武汉,楚天书房、江城书房不仅提供阅读服务,还为读者带来别具新意的文化体验与阅读拓展活动。在襄阳,星火书房集阅读休闲、文化艺术、党群服务为一体,被市民誉为“开在巷子里的宝藏图书馆”。在荆州,“我闻悦读书吧”让大学生轮流到书店开展服务,更成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平台。在咸宁,香城书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立足本地特色,打造“中国香城添书香”的城市文明符号。

在广大乡村载歌载舞。村头街口的文体广场上,丰富的文化活动成为乡镇夜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是孩子们学习的“第二课堂”,是“电影下乡”的观看场所,是群众“炫技”的大舞台。集众多功能为一体的文体广场,提升了乡村的“颜值”与“内涵”,有效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

在特色文化场馆里回望历史。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武汉图书馆、襄阳市图书馆、黄冈市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54家古籍存藏单位大力开展古籍宣传推广工作,挂牌成立中部地区首家“中华经典传习所”。打造“古色悠然”活动品牌,举办册府千华——湖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湖北巡展等展览,开展古籍修复技艺展示及体验、古籍进校园等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接触古籍,让荆楚典籍“活起来”。

与此同时,贯彻落实国家数字中国战略,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升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化服务水平。依托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与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运用创新理念、数字技术、科技手段推进湖北智慧图书馆、数字群众艺术馆、数字博物馆建设。通过“湖北文旅公服云”平台、“e海悦读”公共数字文化惠民活动与宣传推广新媒体矩阵,让公共文化服务云端共享、触手可及。

据介绍,湖北按照打基础、利长远、增实力、惠民生的原则,持续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基层“四馆三场”建设工程。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湖北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项目督导推进,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圆满完成。

目前,湖北实现了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文体广场在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全覆盖,基层公共文化权益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同时,湖北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管理。社会力量创办了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大院。

文化服务“人人可及”

“灵秀湖北·四季春晚”聚焦赏春、纳凉、丰收、贺年四大主题,每个季度开展一次“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形成示范引领新模式。“文化力量·民间精彩”湖北省广场舞展演活动,成为湖北省近年来参与人数最多、范围最广、水平最高、影响最大、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化品牌活动。在湖北省图书馆,“童之趣”少儿读书节、“光明阅读”系列无障碍活动、“相约乡读”城乡一体化志愿服务、“银龄E时代”老年人智慧触网系列培训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为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

“童之趣”少儿读书节始于2003年,是湖北省少儿阅读推广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平台。“光明阅读”系列无障碍活动自2016年创办以来,组建了“光明阅读”文化助残志愿服务团队,开辟了残障榜样人物讲述成功经验为大众赋能的“光明直播室”,以“书邮你心点亮光明”服务为全省残障读者免费包邮图书到家。“相约乡读”是2019年湖北省图书馆联动全省公共图书馆发起的城乡一体化阅读推广志愿服务,通过城乡学校、家庭精准结对,为乡村培养了更多领读者、讲书人,为广大农村家庭打造了通往文化小康的“书香路径”。

湖北省图书馆只是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湖北做好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不断丰富服务项目,平均每年线上线下举办各类演出、展览、读书、讲座活动1万多场,惠及群众8000万人次,让文化服务“人人可及”。

将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让文化浸润各个角落。湖北针对农民工及农民工子女组织开展专项艺术培训辅导和专场文艺演出活动,投入566万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开展“改善和丰富贫困地区农村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生活”试点建设,支持巴东县在各乡镇和部分小学建成72家“农村少儿文艺之家”。

把政府“独唱”变为政府与社会的“合唱”。湖北基本建立省、市、县分级负责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机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演出服务的形式,组织开展了文艺点亮生活、戏曲进乡村等惠民演出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的惠民演出,给群众带去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外,在“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开展期间,湖北省组织实施了“双进双促”行动,即文旅志愿服务进景区、文化惠民活动进景区,增加景区服务温度和文化内涵,促进服务提升和文化传播,将近2000场文化活动送进景区,惠及游客256万人次。

目前,湖北各地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实现免费提供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戏下乡、设施开放、文体活动、数字化服务八大功能。

文化活动“共创共享”

荆楚大地,群星璀璨。广大群众在文化活动中不仅仅是观众,还是演员、导演,站C位、唱主角,成为真正的活动主体。

2022年,湖北举办首届万名司机讲家乡故事大赛,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共同主办,各地文化和旅游局、文明办和交通运输局承办,各级公共图书馆具体实施,来自全省17个市州的出租车、网约车、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近万名司机积极响应,踊跃参与。该赛事以百姓视角看城市发展,以朴素语言讲家乡故事,凸显了新时代文旅服务有机融合、弘扬文明新风、传播正能量的引领作用。

“大家一起来摆手!”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以全民摆手舞为统领,当地先后打造龙舟赛、篮球赛、山歌大赛、篝火晚会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庆赛展活动,形成了全镇人人学跳摆手舞、茶余饭后热议摆手舞的良好氛围。土家族摆手舞不仅“摆”出了群众的新生活,还成为当地递给世界的“名片”。

据介绍,湖北省县级以上群文创作展演交流平台共334个。同时,按照“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要求,各地紧密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和群众文化需求,精心培育打造各种文化品牌。如“山民歌比赛”“候鸟文化节”“映山红节”等具有浓厚乡土气和地方特色;有些村连续多年举办“村晚”。目前,湖北基本形成县县有品牌、乡乡有特色、村村有亮点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格局。

此外,一大批社会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湖北省每个村(社区)均有社会文艺团队,2021年,组织评选新时代全省百佳社会文艺团队300支,涵盖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文学艺术、戏剧曲艺等各个文艺类别,参与人数2.3万人。一大批优秀人才和群文作品脱颖而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共创作群文作品6700多件,获得群星奖的作品有72件、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有10件,被全国同行誉为“群文创作的湖北现象”。

文润荆楚大地,添彩美好生活。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让生活更有质感和温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