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年初以来,绥化市北林区人社局结合社会保险规范、人事人才创新、劳动关系创建等主要业务,积极探索推行“1234”工作法,把为民服务工作做细做实,尽全力办好群众满意事。

“一岗多能”轮岗制 做到及时服务“无空档”

绥化北林区人社局在办事窗口设置咨询服务台,班子成员轮流带班,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办事大厅设置叫号机,办事窗口实行弹性工作制,遇到群众办事高峰时期或时段,及时采取增设疑难窗口、工作人员提前上岗、业务办理延时服务等措施,公开办理时限,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坚持做到问题耐心解答。解决群众办事排队、高峰时段人员拥挤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

“两优”措施树标尺 实现服务标准“有比照”

北林区人社局围绕政策制度供给“最先一公里”和政策服务落地“最后一公里”两个方面,按照群众对窗口服务新要求,细化落实服务职能,优化服务流程,采取窗口人员礼仪培训、业务培训,开展多样“练兵比武”活动,培育“知识通”、业务“一口清”高素质窗口干部,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的发生。

“三项”承诺抓细节 保障服务过程“细微化”

该人社局开展社保快办行动,对符合办理条件、手续齐全的当场办结,做到当日产生的业务,当日审核完成;对无法当场办结的,公开办理时限,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坚持做到问题耐心解答,窗口受理细心,服务群众真心。开通人社“一件事”平台,规范业务标准、优化事项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办理时限,统一规范及时高效办理北林人社基本业务。坚持科技赋能,在明确服务事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推进数据互联互通,让服务对象一个平台办理、一次办结完成,切实提升服务对象对人社部门服务的认同感和满意感。开通农民工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为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及时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尤其是劳动报酬和工伤争议,做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缩短办案流程,在原有45天基础上缩短至30天内审结,依法维护农民工权益。探索在社区和乡镇建立调解站,服务往前延伸。

“四零”服务重民意 提升服务群众“满意度”

北林区人社局通过在办事窗口设置咨询台、“告知牌”,制作模板、印发办事指南等方式,提醒服务对象办理业务需提供的资料,让群众熟悉办事流程,避免“走弯路”。持续开展“陪办、代办、微笑、主动、亲切”等志愿服务活动,零距离为群众答疑解惑,帮办代办,为群众“手把手”提供服务指导,有效解决初次办事群众业务不熟,填写资料时间长的问题,增强群众办事满意度。大力开展“优质服务、高效服务”比武活动,推行阳光服务、规范服务,激励工作人员争当岗位业务能手、争创群众满意窗口;建立服务质量问责制度,对因责任心不强出现差错的,严肃追究具体承办人的责任。积极推行微笑服务、文明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服务窗口优化,设立局机关中层干部引导台轮岗制,每天设有专人对办事大厅进行秩序指引,防止出现办事群众“摸不着头脑”,办事效率缓慢现象,提升办事群众满意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努力实现窗口服务“零投诉”。(记者 王忠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