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新时代的贵州人”入选名单公示,田有亮登榜。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贵州大学,有这样一个团队,承担着大数据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课题,聚焦数据安全开展创新性探索,突破大数据滥用监管技术,支撑起开放环境下数据合法利用;针对区块链分布式场景的密码算法安全性弱、性能低等问题,搭建关键密码算法库和应用验证平台,为我国区块链产业健康发展作出基础性贡献……田有亮就是这个科研团队的负责人。


(资料图)

今年41岁的田有亮是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贵州IT领域首个国家级青年人才。他长期从事密码学与数据安全研究工作,带领贵州大学密码学与数据安全科研团队,用技术筑牢数据安全屏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

“打开了眼界”

1982年11月,田有亮出生在盘州市大山镇大谷雨村。2000年,田有亮进入贵州大学学习。

“大学开学第一堂课,老师就问我们数学能干啥?数学要转计算机专业会怎么样?转经济学方面又会如何?……一下子就把我的眼界打开了。”田有亮说,“老师的提问让我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种工具、方法。”

大学毕业,田有亮考入贵阳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成为一名系统管理员。“当时系统统计的数据重复较多,汇总分析滞后,而且超过一定大小就查询缓慢,不能即时指导生产。”他通过数学方法对数据库进行优化再造,实现良性运转。

“还想继续读书。”工作后的田有亮依然有考研的想法。当时贵阳市有30万张公交卡,服务器一旦出现崩溃就会导致整个公交系统运营混乱。2006年,田有亮几乎天天加班,一边维护系统,一边挤出时间备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田有亮考上了贵州大学研究生,师从贵州大学教授彭长根,主攻密码学。3年后,他考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密码学专业,师从著名网络安全专家马建峰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态度决定一切”

读博期间,田有亮是有名的“拼命三郎”。

“每天早上8点准时到实验室,晚上我是最后一个出实验室的,回到宿舍经常凌晨1点左右了。

“马老师有跑步的习惯,我就陪着他跑步,跑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和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跑完后问题也解决了。”

田有亮的奖学金很快从三等提升到一等,还是最先毕业的学生之一。

田有亮记得,读博期间一位老师对他说:“博士毕业只是一个起步,你要有读第二个博士、第三个博士、第四个博士的准备。”

“这是告诉我学习和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一放松就会有惰性。”田有亮说,所以,在他的团队,更看重好学、踏实、责任心等品质,这也是从事科研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特质。

田有亮不仅是这样教学生的,他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等20余项项目,带领的团队获得了贵州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年科技奖,并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做人要感恩”

7月31日,见到田有亮时,他正在写关于科技创新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今年以来,他调研走访了省内外多家高校、企业和职能部门,针对贵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把脉问诊。

忙,是他这些年的工作常态。项目申报、学生论文修改、学术会议对接……在他当天的微信信息里,20多条与工作有关。他的邮箱里,7月份就收到超过500条关于审稿的邮件。他还是《通信学报》《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以及多个英文期刊的编委。

“是贵州培养了我,做人要有感恩之心。”田有亮说,“能够为贵州发展献一份力,感到很自豪和开心。”

2015年,田有亮从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专业博士后出站后,婉拒了多家外省高校和科研机构抛出的橄榄枝,应邀回到母校贵州大学工作。

这些年,他带领团队聚焦贵州大数据产业安全发展,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团队、贵阳经开区等深度合作,共建全国首个大数据安全靶场,服务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并用区块链技术赋能贵州烟、酒、茶等实体经济发展。

“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比较好的省份比,贵州仍然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人才上,特别是领军型人才缺乏。”田有亮说,人才既要靠引进,也有赖于培养,希望进一步完善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雪中送炭”机制,让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快速成长、成就事业。(记者 袁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