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段时间,全国多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陆续开设夜间门诊,通过调整医疗资源、延长就诊时间,为患者提供便利,获得各地市民点赞支持。夜间门诊的开设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导向,是对医院医疗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一举多得。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夜间门诊涉及医院工作安排的整体调整、医护人员工作时间的延长、医疗机构运营成本的增加。唯有平衡好多方的关系,科学系统谋划,夜间门诊才能走得更远。
夜间门诊的开设符合社会需求值得肯定。服务唯有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让群众满意,才是对社会资源最合理的使用。“过去白天看病要请假,有时怕耽误工作小病小痛只能忍着,现在有了夜间门诊上班、看病两不误”“以前夜间身体不适只能看急诊,但急诊医生并非专科医生,如果不是急病难以处理只能拖到白天”……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夜间门诊的开设回应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烦的痛点,很好地解决了上班族工作时间没空看病,夜间小病小痛就医难等问题,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得到广大市民的点赞支持。此外,夜间门诊开设后还有效减轻了急诊的压力,普通患者不仅得到更专业的诊疗,也为急病重病患者留出了生命通道。
夜间门诊需要更完善的医疗配套服务。夜间门诊有别于急诊,功能上应当向日间门诊看齐。即患者不仅能够瞧上专科大夫,而且还要能做得了相应检查,得到相应治疗。唯有让患者在夜间门诊期间能完成从挂号、问诊、缴费,到检查、开药、治疗的所有流程,夜间门诊才能真正方便市民。夜间门诊的开设绝非简单增加几个科室的医生坐班时间,而是医院整体运营安排的调整,唯有平衡好日间和夜间诊疗任务,平衡好原有和新增工作任务,平衡好有限资源和工作增量的关系,才能让夜间诊疗名副其实,健康持续运行。
科学客观设置让夜间门诊走得更远。服务质量的提升并不意味着无限的投入,夜间门诊绝非摊大饼让医院科室、医疗人员无限度增加服务时间。科学客观地设置夜间门诊不仅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对广大医护人员负责。“哪些科室开设夜间诊疗,哪些不开设”“是每天开设还是定期开设”“开设的规模多大,如何布局”……这一系列问题一方面要根据医院医疗资源的紧缺程度决定,同时也应基于当地患者的实际就诊需求。当前部分医院明确医务人员以自愿的方式报名参加,医院则应根据实际工作人员的人数量力而行。部分医院根据地区患者实际,日间门诊更多倾向于老年人患者较多的科室,夜间门诊更多倾向于年轻患者居多的科室。部分医院优化配置规划就诊路线,将夜间门诊诊室统归同一院区、楼层,不仅给患者提供便利,也降低医院运行成本。这些举措实际上都是在更加合理的配置资源,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夜间门诊的开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方便群众,但让好事办好办持久,不能只考虑增量不考虑优化整合。唯有科学合理地优化医院的软、硬件措施,才能将社会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获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