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7月2日电 通讯:无问西东 非洲医学生运用中国智慧造福故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华社记者

等待硕士研究生入学的日子里,卢旺达籍学生林谦和高瑞思没有放松,他们做好学习计划,打算强化医学汉语练习,为新学期做准备。

这对来自卢旺达的好朋友,都是长沙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今年秋季,他们将双双进入中南大学攻读研究生。

本科阶段,学院针对国际学生专门开设了中医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中医类课程。毕业实习中,林谦和高瑞思在长沙市第四医院实习一年,轮转了13个科室。

中医课程的学习和实习,让他们接触到全新的医疗领域。林谦记得,一名45岁的男性肾结石患者,由于不想手术,在医院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前后3次针灸治疗后,他的疼痛感减轻了不少,加上结石比较小,医院嘱咐他多喝水、多锻炼,就让他回家了。

“我见证很多病人通过采取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疗法,病症得到有效缓解。这让我对中医产生了很大兴趣。”林谦说,等研究生毕业后,他打算回国开一个中医针灸诊所,用中国疗法帮助卢旺达百姓纾解疼痛。

林谦说,由于卢旺达夏天日照时间长,当地人头疼多发。“推拿太阳穴和百会穴,是一种很有效果的治疗手段。”

中西医联合会诊、中西药结合诊疗……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外科医生的高瑞思,在中国见证、领悟了平衡互补之道。

实习时,一名糖尿病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看中医时请来了内分泌科的专家联合会诊。经过讨论,医生提出了西药配合中成药服用的会诊意见。经过严密观察,几个疗程下来,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不错,大大减缓了不适。

“中西医不是对立的,它们是互补的关系。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应该同时掌握西医和中医的知识,学习结合使用中西医,更好为患者服务。”高瑞思说。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行动指引下,中国中医药为世界医疗事业提供更多“中国方案”,作出更大“中国贡献”——2020年,湖南省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建立了南部非洲最大的中医针灸中心,该中心取得津巴布韦第一家中医类诊疗机构资格认证;2022年,首批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人才培训班举办,培养了津巴布韦第一批本土中医针灸人才;湖湘中成药走进非洲市场,银黄清肺胶囊、风寒感冒颗粒和妇科千金片等中成药在津巴布韦成功上市,助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

中医医疗、医药、文化在非洲“组团出海”的同时,不少非洲留学生远赴中国学医,学成后也选择回国从事医疗行业,运用“中国智慧”造福故土。

毛里求斯人路星现在是毛里求斯维多利亚医院一名神经外科医生。2018年,他与朋友在毛里求斯中部城市埃贝尼成立了“御康堂健康中心”,为病人提供中医治疗服务,也肩负着传播和推广中医治疗理念的责任。

结合在广西医科大学9年的学医实践经验,路星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可以快速消除病症,但消除明显的症状后,如何让病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起到很大作用。”

路星接诊的一些脑出血病人术后经常会出现痉挛性的偏瘫症状,正常走路都成问题。而通过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疏通痉挛的神经和肌肉,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病人康复的速度和恢复正常生活的可能性得到提升。

御康堂成立前,埃贝尼民众对中医的了解十分有限。为让当地人了解中医,路星和他的团队花了大量的心思,去各个机构和企业讲座、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科普宣传,还用英语编写了一本《中医简介》的小册子,发放给前来咨询问诊的人。同时,御康堂还注重跟踪治疗效果,为病人创建诊疗记录,定期回访。

近年来,随着中医疗法日渐被非洲民众认可,拔火罐、推拿、针灸等受到非洲人民的喜爱。成立5年后,如今的御康堂已成为当地知名中医品牌。

“这是我们宣传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平台,也是我外出求学后,需要践行的一份责任。”路星说。(完)(参与记者:阮周围、张格、刘佑民、帅才、姚羽、凌馨、陈绍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