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南方“秋老虎”将持续多日

白露节气即将到来,但南方热度依然不减。9月5日,中国气象局召开9月例行发布会,介绍了8月天气回顾及9月气候趋势预测。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8月我国高温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预计,未来10天,南方多地仍有5至10天的高温天气,需注意防暑。

关注1

63年来“最热”8月

22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极端阈值标准

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了8月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总的来说,8月气温创新高,降水北多南少;北方暴雨过程频繁、致灾性强,南方大范围高温持续。

8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22.6℃,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有1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其中,南方高温天气持续多日且极端性强。8月,江淮、江汉大部、江南大部及重庆、四川东部等地高温日数超过15天,22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阈值标准,浙江义乌(42.8℃)等18站突破历史极值。

8月,长江中上游沿线多地高温少雨,气象干旱露头并发展。8月底,四川西北部与东南部、贵州西部、云南北部、重庆南部、湖南北部、湖北东南部、浙江东南部、江西西北部等地有中旱及以上程度气象干旱,贵州西部有重旱。

降水方面,全国平均降水量为97.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2%,空间上总体呈北部偏多、南部偏少分布特征;有14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均出现在北方地区;海河、辽河、松花江和黄河流域降水均偏多,其中海河流域偏多78.5%;长江、淮河和珠江流域降水均偏少,其中长江流域偏少45.3%,为历史第二少,仅多于2022年。

需要注意的是,8月北方暴雨过程频繁,致灾性强。月内,5次暴雨过程影响北方地区,101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达到极端阈值标准,辽宁羊山(241.2毫米)等14站突破历史极值。其中8月18日-21日,辽宁葫芦岛地区出现1951年以来当地最强降雨,建昌县大屯镇大屯村最大过程雨量648.3毫米、最大日降水量638.8毫米,均超过辽宁省1951年以来历史极值,其中最大日降水量为建昌县国家气象基本站常年年降水量(549.1毫米)的1.16倍。

此外,强对流天气多发散发,局地损失重。8月累计出现4次强对流过程,陕西、云南、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损失较重。8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7.36万条,其中高温、雷雨大风、冰雹等预警信息同比分别增加153%、47.6%、46.3%,雷雨大风、冰雹预警信息为往年(2017年-2023年)同期发布量最高值。

关注2

南方“秋老虎”何时消退?

四川盆地、江汉、江南、华南等地高温将持续多日

近期南方“秋老虎”肆虐,多地高温不退。南方“秋老虎”何时消退?发布会上,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预计未来两周,长江中上游地区仍将出现多个35℃以上的高温天气,“40℃+”还将在四川、重庆等地出现。

章建成介绍,受南方高温天气影响,8月四川盆地、重庆南部、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以及安徽中部、江西北部、贵州西部等地出现了中度气象干旱,贵州局地达到了重旱。

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未来10天(9月5日-14日),四川盆地、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将有最高气温在35℃-38℃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9℃-40℃,四川、重庆等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3℃。

预计未来两周,四川盆地、江汉、江南、华南等地的高温日数将有5-10天,重庆的高温日数将超过10天。

章建成提醒,高温时段公众要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户外工作人员要缩短连续工作时间,注意防范高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整体来看,9月份依旧是气温偏高的格局。预计除东北地区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华东中部、华中东部局部、西南地区北部、西藏中东部等地偏高1-2℃。

关注3

去年南极海冰快速减少再创消融纪录

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3)》。年报显示,2023年南北极地区表现出持续的气候变化“放大器”效应,极端事件频发,对当地生态和全球天气造成显著影响。

南北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利用多种气候资料分析表明,2023年南极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极端冷和极端暖事件并存。

2023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86℃,较常年略高0.05℃。南极半岛和西南极地区年均气温持续快速上升。在7月7日极夜期间,南极点气温一日内飙升40℃,由-74℃增温到-34℃。

东南极则出现冷异常,7月中旬至8月末,南极大部地区连续发生4次极端寒潮,维多利亚、威尔克斯等区域13个观测站点创造有观测以来最冷纪录;威德尔海A23a冰山脱离冰架,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最大冰山。

在地球的另一端,北极地区增温放缓,仍经历了1979年以来最暖夏天,整体呈“陆暖海冷”分布。1979-2023年,北极增温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0.18℃/10年)的3.4倍。2023年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9.19℃,较常年高0.97℃,其中秋冬季节严重偏暖。

另一方面,南极海冰持续快速减少,再创消融纪录,引起全球关注。2023年2月21日,南极海冰范围低至1.788×106平方公里,再次刷新2022年最低纪录,特别是南极海冰在过去一年中持续保持低位,年累积海冰范围远远低于历史纪录。这是近年来全球气候最极端的事件之一。北极海冰继续减少,但减少速度有所放缓。

极地海冰融化会有什么影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丁明虎介绍,长期来看,南北极冰盖融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低洼沿海地区面临土地淹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甚至可能引起人口迁移。气候变化还会影响当地的动植物生态,尤其是依赖冰雪栖息环境的物种(如北极熊和海豹)将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