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档电影取得优异的票房成绩,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也将关注点投向文化产业。最近一段时间,投资机构对文化产业公司的调研明显增加,多家公司也披露了新的融资进展。

在四川的这家潮玩手办公司,创作团队正在讨论一款IP的推广方案,公司还有其他好几款IP正在排队等待开发设计。负责人介绍,让他没想到的是春节档电影带火的这些小小的周边产品,给他们带来了大生意,前来合作开发影视作品周边的客户增加了一倍。

影视周边开发行业的生意做大了,也吸引了不少投资机构对行业的关注。春节过后,来四川调研影视周边开发和动画制作的投资机构络绎不绝。

近期,多家文娱企业公布了最新融资进展。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创作的网文平台获得数百万元融资,原创IP孵化运营公司获得近亿元融资,提供AI绘画原创素材的平台获得数亿元融资。

长期关注企业投融资动向的投中研究院数据统计,2025年1月,文娱传媒领域的融资案例数量,环比上月增长约40%,近3个月融资案例实现三连涨,较此前有所上升。

“投资+顾问”资本赋能文化企业“加速跑”

据了解,现在的投资机构,不只是给钱那么简单,他们正在利用自身优势,成为企业的“发展顾问”,帮助企业加速发展。

作为一名耐心资本的投资人,黄晓迪最近不单单是忙着找投资项目,还在跟进已经投资的项目。一大早,他就来到之前投资的一家IP开发公司,和企业沟通最近产品开发遇到的困难。

根据公司负责人的需求,黄晓迪立刻开始“现场办公”,寻找合适的专家预约座谈会。而像这样的“现场办公”,已经成了他在企业走访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常态。

从IP开发公司出来,黄晓迪又赶到了一家云服务公司在成都的机房,了解项目进展。最近这3个月,黄晓迪和团队帮助这家公司在成都新落地了36台服务器,大大提升了企业服务客户的能力。黄晓迪表示,从之前的慧眼识珠找项目到现在还要当投资企业的发展顾问,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新场景新业态 未来文化投资前景更广

现在,文化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呈现的方式也更加多元。这些新出现的消费场景和积极变化,也让资本看到了文化产业中蕴含的潜力,正在不断加码这个“蓝海”市场。

在北京的这家云服务公司,电视机连接到一个小盒子上,就能玩原本需要高配置电脑才能运行的复杂游戏,而且非常流畅。负责人介绍,这种云服务,从投放市场开始就非常受欢迎。不少车主还用在智能汽车上,实现随时随地游戏畅玩。还有酒店利用这个设备,设计了主题观影、游戏房。

企业负责人朱斌介绍,得益于云服务的创新应用,他在刚刚完成的最新融资中,公司的估值额外增加了30%,融资额比之前预想的要高出一倍多。

除了云服务,现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在文化产业当中,诞生了沉浸式展览、虚拟主播、数字藏品等新的业态和产品,也让文化企业的收入不断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14万亿元。其中,以智能、数字文化体验为主的文化新业态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9.8%,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8个百分点。

“出海”带来新业务 未来机遇不断增加

不仅如此,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文化“出海”,还诞生了包括国际版权交易、内容跨国运营等一系列新业务。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增幅达39.3%。

业内人士杨凝表示,不少文化产业的公司都已经将“出海”作为重要方向。其中,网络文学、文化艺术展览、创意设计等是主要发力点,东南亚、欧洲等则是需要重点关注市场。中国文化的全球吸引力还在不断增强,政府间的文化交流也为文化产业的海外扩展提供了支持,中国企业未来在文化产业中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