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 小伙伴们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接触到宋国历代国君_宋国方面的一些说法,有的小伙伴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宋国历代国君_宋国的相关内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宋国始祖微子 微子名启(汉代因避景帝刘启之讳,改启为开),殷商贵族,帝乙的长子,殷商最后一个王纣的庶兄,周代宋国的始祖。
2、初封于微地(今山东省梁山西北一带),后世因之称为微子启(或微于开)。
3、殷商末年,纣王无道,穷奢极欲,暴虐嗜杀,导致众叛亲离,国势日衰。
4、微子屡谏,不被采纳,乃惧祸出走。
5、周武王姬发灭商,微子自缚衔壁乞降。
6、周公旦平定管蔡武庚叛乱后,成王封微子于商族发祥地商丘,以示不绝殷商之祀,国号为宋,爵位为公,准用天子礼乐祭祀祖先。
7、 宋襄公霸业的破灭 泓水之战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发生的泓水之战,是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次作战,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因思想保守、墨守成规而导致失败的典型战例之一。
8、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去世后,各国诸侯顿时失去了一匡天下的领导人,成为一片散沙。
9、齐国因内乱而中衰,晋、秦也有各自的苦衷,暂时无力过问中原。
10、这样,长期以来受齐桓公遏制的南方强国——楚国,就企图乘机进入中原,攫取霸权。
11、素为中原列国目为“蛮夷之邦”的楚国的北进势头,引起中原诸小国的忐忑不安,于是一贯自我标榜仁义的宋襄公,便想凭藉宋为公国、爵位最尊的地位以及领导诸侯平定齐乱的余威,出面领导诸侯抗衡楚国,继承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并进而伺机恢复殷商的故业。
12、可是在当时,宋国的国力远远不逮楚国,宋襄公这种不自量力的做法,造成宋楚间矛盾的高度激化,楚国对当年的齐桓公是无可奈何的,但这时对付宋襄公却是游刃有余,所以它处心积虑要教训宋襄公,结果终于导致了泓水之战的爆发。
13、 且说宋襄公专心致志争当盟主,虽然雄心勃勃,但毕竟国力有限,因此只能单纯模仿齐桓公的做法,以“仁义”为政治号召,召集诸侯举行盟会,藉以抬高自己的声望。
14、可是他的这套把戏,不仅遭到诸多小国的冷遇,更受到楚国君臣的算计。
15、在盂地(今河南省睢县西北)盟会上,宋襄公拒绝事前公子目夷提出的多带兵车,以防不测的建议,轻车简从前往,结果为“不讲信义”的楚成王手下的军队活捉了起来。
16、 楚军押着他乘势攻打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幸亏太宰子鱼率领宋国的军民进行顽强的抵抗,才抑制了楚军的攻势,使其围攻宋都数月而未能得逞。
17、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之下,楚成王才将宋襄公释放回国。
18、 宋襄公遭此奇耻大辱,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19、他既痛恨楚成王的不守信义,更愤慨其他诸侯国见风使舵,背宋亲楚。
20、他自知军力非楚国之匹,暂时不敢主动去惹犯它;而是先把矛头指向臣服于楚的郑国,决定兴师讨伐它,以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挽回自己曾为楚囚俘的面子。
21、大司马公孙固和公子目夷(宋襄化的庶兄)都认为攻打郑国会引起楚国出兵干涉,劝阻宋襄公不要伐郑。
22、可是宋襄公却振振有词为这一行动进行辩护:“如果上天不嫌弃我,殷商故业是可以得到复兴的。
23、”执意伐郑。
24、郑文公闻讯宋师大举来攻,立即求救于楚。
25、楚成王果然迅速起兵伐宋救郑。
26、宋襄公得到这个消息,才知道事态十分严重,不得已被迫急忙从郑国撤军。
27、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十月底,宋军返抵宋境。
28、这时楚军犹在陈国境内向宋国挺进途中。
29、宋襄公为阻击楚军于边境地区,屯军泓水(涡河的支流,经今河南商丘、柘城间东南流)以北,以等待楚军的到来。
30、十一月初一,楚军进至泓水南岸,并开始渡河,这时宋军已布列好阵势。
31、宋大司马公孙固鉴于楚宋两 军众寡悬殊,但宋军已占有先机之利的情况,建议宋襄公把握战机,乘楚军渡到河中间时予以打击。
32、 但是却为宋襄公所断然拒绝,从而使楚军得以全部顺利渡过泓水。
33、楚军渡河后开始布列阵势,这时公孙固又奉劝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未毕、行列未定之际发动攻击,但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
34、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这才击鼓向楚军进攻。
35、可是,这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弱小的宋军哪里是强大楚师的对手,一阵厮杀后,宋军受到重创,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受了重伤,其精锐的禁卫军(门官)悉为楚军所歼灭。
36、只是在公孙固等人的拼死掩护下,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围,狼狈逃回宋国。
37、泓水之战就这样以楚胜宋败降下帷幕。
38、 泓水之战后,宋国的众多大臣都埋怨宋襄公实在糊涂。
39、可是宋襄公本人并不服气,在那里振振有词为自己的错误指挥进行辩解。
40、说什么“君子不重伤”(不再伤害受伤的敌人),“不禽二毛”(不捕捉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不以阻隘”(不阻敌人于险隘取胜),“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势的敌人)。
41、可见其执迷不悟到了极点,因而遭到公子目夷等人的严厉批评。
42、第二年夏天,宋襄公因腿伤过重,带着满脑子“仁义礼信”的陈旧用兵教条死去了,他的争当霸主的夙愿,也有如昙花一现似的,就此烟消云散了。
43、 泓水之战规模虽不很大,但是在中国古代战争发展史上却具有一定的意义。
44、它标志着商周以来以“成列而鼓”为主要特色的“礼义之兵”行将寿终正寝,新型的以“诡诈奇谋”为主导的作战方式正在崛起。
45、所谓的“礼义之兵”,就是作战方式上“重偏战而贱诈战”,“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
46、它是陈旧的密集大方阵作战的必然要求,但是在这时,由于武器装备的日趋精良,车阵战法的不断发展,它已开始不适应战争实践的需要,逐渐走向没落。
47、宋襄公无视这一情况的变化,拘泥于“不鼓不成列”“不以阻隘”等旧兵法教条,遭致悲惨的失败,实在是不可避免的。
48、这正如《淮南子》所说的那样:“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古之所以为荣者,今之所以为辱也。
49、” 总而言之,在泓水之战中,尽管就兵力对比来看,宋军处于相对的劣势,但如果宋军能凭恃占有泓水之险这一先机之利,采用“半渡而击”灵活巧妙的战法,先发制人,是有可能以少击众,打败楚军的。
50、遗憾的是,宋襄公奉行“蠢猪式的仁义”(毛泽东语),既不注重实力建设,又缺乏必要的指挥才能,最终覆军伤股,为天下笑。
51、 当然在宋国臣僚中,也不是人人都像宋襄公这般迂腐的。
52、公孙固等人的头脑就比较清醒。
53、他们关于乘楚军半渡泓水而击的方略和乘楚军“济而未成列而击”的建议,体现了“兵者,诡道”、“攻其无备”的进步作战思想,从而为后世兵家所借鉴运用。
54、如孙子就把“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定为“处水上之军”的重要原则之一。
55、至于实践中以“半渡击”取胜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
56、 泓水之战的结果使得宋国从此一蹶不振,楚势力进一步向中原扩展,春秋争霸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57、 愚蠢的宋襄公 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
58、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前来。
59、 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
60、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国人马打来,就投降了宋国,迎接公子昭即位。
61、这就是齐孝公。
62、 齐国本来是诸侯的盟主国,如今齐孝公靠宋国帮助得了君位,宋国的地位就自然提高了。
63、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主事业。
64、这次他约会诸侯,只有三个小国听从他的命令,几个中原大国没理他。
65、宋襄公想借重大国去压服小国,就决定去联络楚国。
66、他认为要是楚国能跟他合作的话,那么在楚国势力底下的那些国家自然也都归服他了。
67、 他把这个主张告诉了大臣们,大臣公子目夷不赞成这么办。
68、他认为宋国是个小国,想要当盟主,不会有什么好处。
69、宋襄公哪里肯听他的话,他邀请楚成王和齐孝公先在宋国开个会,商议会合诸侯订立盟约的事。
70、楚成王、齐孝公都同意,决定那年(公元前639年)七月约各国诸侯在宋国盂(今河南睢县西北,盂音yú)地方开大会。
71、 到了七月,宋襄公驾着车去开大会。
72、公子目夷说:“万一楚君不怀好意,可怎么办?主公还得多带些兵马去。
73、” 宋襄公说:“那不行,我们为了不再打仗才开大会,怎么自己倒带兵马去呢?” 公子目夷怎么也说不服他,只好空着手跟着去。
74、 果然,在开大会的时候,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当盟主,争闹起来。
75、楚国的势力大,依附楚国的诸侯多。
76、宋襄公气呼呼地还想争论,只见楚国的一班随从官员立即脱了外衣,露出一身亮堂堂的铠甲,一窝蜂地把宋襄公逮了去。
77、 后来,经过鲁国和齐国的调解,让楚成王做了盟主,才把宋襄公放了回去。
78、 宋襄公回去后,怎么也不服气,特别是邻近的郑国国君也跟楚成王一起反对他,更加使他恼恨。
79、宋襄公为了出这口气,决定先征伐郑国。
80、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郑国。
81、郑国向楚国求救。
82、楚成王可厉害,他不去救郑国,反倒派大将带领大队人马直接去打宋国。
83、宋襄公没提防这一着,连忙赶回来。
84、宋军在泓水(在河南柘城西北,泓音hóng)的南岸,驻扎下来。
85、 两军隔岸对阵以后,楚军开始渡过泓水,进攻宋军。
86、公子目夷瞧见楚人忙着过河,就对宋襄公说:“楚国仗着他们人多兵强,白天渡河,不把咱们放在眼里。
87、咱们趁他们还没渡完的时候,迎头打过去,一定能打个胜仗。
88、” 宋襄公说:“不行!咱们是讲仁义的国家。
89、敌人渡河还没有结束,咱们就打过去,还算什么仁义呢?” 说着说着,全部楚军已经渡河上岸,正在乱哄哄地排队摆阵势。
90、公子目夷心里着急,又对宋襄公说:“这会儿可不能再等了!趁他们还没摆好阵势,咱们赶快打过去,还能抵挡一阵。
91、要是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
92、” 宋襄公责备他说:“你太不讲仁义了!人家队伍都没有排好,怎么可以打呢。
93、” 不多工夫,楚国的兵马已经摆好阵势。
94、一阵战鼓响,楚军像大水冲堤坝那样,哗啦啦地直冲过来。
95、宋国军队哪儿挡得住,纷纷败下阵来。
96、 宋襄公指手划脚,还想抵抗,可是大腿上已经中了一箭。
97、还亏得宋国的将军带着一部分兵马,拼着命保护宋襄公逃跑,总算保住了他的命。
98、 宋襄公逃回国都商丘,宋国人议论纷纷,都埋怨他不该跟楚国人打仗,更不该那么打法。
99、 公子目夷把大家的议论告诉宋襄公。
100、宋襄公揉着受伤的大腿,说:“依我说,讲仁义的人就应该这样打仗。
101、比如说,见到已经受了伤的人,就别再去伤害他;对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当俘虏。
102、” 公子目夷真的耐不住了,他气愤地说:“打仗就为了打胜敌人。
103、如果怕伤害敌人,那还不如不打:如果碰到头发花白的人就不抓,那就干脆让人家抓走。
104、” 宋襄公受了重伤,过了一年死了。
105、临死时,他嘱咐太子说:“楚国是我们的仇人,要报这个仇。
106、我看晋国(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公子重耳是个有志气的人,将来一定是个霸主。
107、 你有困难的时候,找他准没错儿。
108、”。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