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同兵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全力发展蓝莓产业,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蓝莓种植、蓝莓加工,举办蓝莓节,把蓝莓基地打造成景区,成为远近闻名的“蓝莓之乡”。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目前,全县蓝莓种植面积8.5万亩,集聚蓝莓种植企业200余家,培育蓝莓深加工企业10余家,形成集良种繁育、规模种植、食品加工、休闲采摘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年产值超50亿元。


(资料图)

规模化种植 企业化生产

20年前,一位安徽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怀宁县一个小山村,试种了几棵蓝莓苗,竟成了“星星之火”。20年后,全县8.5万亩小山坡变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

怀宁县地处北纬30°附近,属低山丘陵地貌,生态优越,物种丰富,气候湿润,土壤有机质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最适宜种植蓝莓区域,全县适宜种植蓝莓面积有10.5万亩。

近年来,怀宁县紧盯全国蓝莓销售市场梯次上市的档期,及时调整种植早熟、质优、价高的“莱克西”“蜜斯提”等品种,抢占市场份额,从种植端开始提高蓝莓经济效益。通过开展芭茅山改造行动,推动蓝莓规模化经营。目前,发展集中连片种植企业200余家,千亩以上种植企业7家,打造十佳蓝莓示范基地和精品示范园11个,是长三角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

为了做好蓝莓产业“土特产”文章,怀宁县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合作发展、务工就业、生产托管、开办农家乐等有效举措,实现了土地流转“获租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订单种植“得售金”、生态旅游“赢现金”,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该县以抓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该县制定了《蓝莓生产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规范标准化生产。怀宁县乡村发展公司与16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建60家合资公司规范化种植蓝莓。实施“一村一企”行动,成立村级公司254家,实施自主经营项目446个。

技术化支撑 市场化延链

为打造蓝莓产业独特优势,怀宁县不断推动技术现代化,提升产业智慧化水平。位于怀宁县曹坦村的安徽首个“5G蓝莓”基地,这里的蓝莓不是用土栽培,而是采用氮磷钾等各类营养物质精确配比的全基质,盆与盆之间由细细的塑料管连接,随时可进行水肥一体微喷灌,每株蓝莓的长势都能以具体的数据呈现。

怀宁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王育红介绍说,“利用5G技术开启智慧化、精细化种植,蓝莓亩产能达到3000斤,品质好、产量高。依托5G物联网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无土栽培等集成智能技术,智慧蓝莓园从蓝莓新品种的组培,到种苗繁育、全基质无土栽培,全部实现现代化。”

此外,为了获取强有力的科研支持,怀宁县政府与安徽农业大学共建皖西南综合试验站、怀宁蓝莓研究院,为蓝莓育种、种植、保鲜、加工等提供支撑;与中国农科院、安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哈工大等科研院所开展蓝莓冻干果、蓝莓花青素等加工工艺合作。通过产学研相互转化,怀宁县深挖蓝莓全产业链价值,以拓展产业增值空间为重点,围绕蓝莓精深加工,积极引进下游产业,发展蓝莓干、蓝莓酱、蓝莓汁、蓝莓酒、蓝莓酵素等系列产品,使得蓝莓从单纯的农产品转变为高附加值的商品。

社会化服务 品牌化引领

怀宁县蓝莓深加工服务中心,被看作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代表作”,在这个生产区里,蓝莓种植基地、蓝莓加工厂、蓝莓科普馆、蓝莓研究中心、蓝莓酒庄等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原先单一的蓝莓种植已发展成集果蔬生产、加工、农耕体验、旅游观光、大健康等多业态的复合型产业。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产业振兴。考虑到未来发展需要,怀宁县设立蓝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成立蓝莓协会,组建蓝莓发展联合体,依托公益性和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实现培育种苗统一、肥料采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搭建信息交流咨询平台,助企解决蓝莓灰霉病、根腐病等生产技术难题30余项,培育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209人。全县蓝莓基地每年带动11000农民就近就业,人均每年可增收8000元以上,村集体平均可增收15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弱到强的整体提升。

怀宁县成功打造以蓝莓为特色产业的“独秀乡村振兴示范区”,怀宁蓝莓也成为最具辨识度的“名片产业”。在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上,怀宁蓝莓作为安徽省唯一区域品牌入选“点赞2023我喜爱的中国品牌”。“怀宁蓝莓”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赵钰 审核:彭宗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