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博士农场”在平谷创建。16个月过去了,像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周美亮一样到平谷“种地”的博士已多达411位。他们带来了开花的小麦、久违的旱稻、热销的红薯、五彩的茄子,以及更多农户闻所未闻的农业科技。

重现在北京消失多年的旱稻

十月,旱稻也迎来收获期。


【资料图】

2022年春季,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朱作峰在平谷“博士农场”尝试种植旱稻,他选种了十几个旱稻品种,想从中筛选出适合北京平谷的品种。

“我国南北方过去都有旱稻种植,北京也有种旱稻的历史,但相比水稻,旱稻产量较低,规模化种植时代到来后,慢慢就消失了,后来只有个别农民零星种一点儿。”去年,朱作峰在平谷种下的旱稻,算是正式恢复了北京消失多年的旱稻。

8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作峰博士和工作人员一起查看旱稻长势。他带领团队重新种植了北京消失多年的旱稻。

8月14日,朱作峰博士查看一株刚刚抽穗的旱稻。

今年,农场旱稻的种植面积从去年的40亩增加到了50亩,品种从去年的十几种中筛选出了表现较好的六种。去年,“博士农场”的旱稻亩产达到了1000斤,今年从长势看,产量预计会超过去年。

朱作峰说,虽然产量比水稻低,但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旱稻的价值可一点都不低。在全球气候剧烈变化、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今天,耐旱节水的旱稻,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而长在平谷“博士农场”里的50亩旱稻,只是一个开始。

让博士们的科研种子撒遍平谷

与博士“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村子,在平谷远远不止一个东樊各庄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郭兰萍博士,在平谷建立了首个华北中药材种质基地生态种植博士农场。“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她带领团队将中药材种植在树林间,种植在山坡上,让中药材在原生环境中自然生长。

8月14日,工作人员查看山坡上种植的中草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郭兰萍带领团队将中药材种植在树林间、山坡上,让中药材在原生环境中自然生长。

8月14日,树林间种植的中草药麦冬。

大桃是平谷的“名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张美玲博士创建的农场里种着10个品种、1000余棵大桃。成熟期的大桃最怕水,每年的七八月份正是北京雨水最多的季节。桃树根部积水不仅会影响大桃口感,严重的话根都会泡烂。张美玲的农场里,桃树都种在高垄上,起垄从40厘米到1.2米不等,这样可以保证桃树根部的排水和透气。

8月16日,张美玲博士(左)指导果农修剪树枝。在这个果园里,桃树都种在高垄上,这样可以保证桃树根部的排水和透气。

8月16日,张美玲博士拿着果园分布图查看果树生长情况。

作为京郊农业大区,平谷这两年着实有点“火”。平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振宇介绍,2022年4月,平谷区创新启动“博士农场”创建工作后,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拿出了满满的诚意”。“我们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梳理了耕地、果园、日光温室、科研实验室、厂房、园区等各类应用场景,为博士们提供可选择、能落地的基础场地保障,打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从高科技实验室到农田

8月的平谷,正是大桃收获的季节。

峪口镇西营村,一辆绿色“小坦克”从科技小院里驶出,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后姜雨林拿着遥控器远远跟在后面,像操控玩具汽车一样,没两分钟就到了紧邻的未来果园。“小坦克”是村里果农们的趣称,这实际上是一台智能果园植保机。

8月8日,平谷区峪口镇未来果园博士农场,“小坦克”奔跑在两排桃树中间,对果树进行施药养护。

不到五分钟,“小坦克”就喷完了50多棵桃树。在一旁围观的村民们挺羡慕,对姜雨林打趣地说道:“你这活儿干得真轻省!”

果园里种出的桃子,是不折不扣的“科技大桃”。姜雨林说,农场创新性使用了4米乘以1.5米高密种植模式,让大桃的亩产量几乎提升了一倍。“通俗说,我们通过对果园桃树树型的控制,使得大桃亩产能够达到5000斤,比一般的种植模式亩产增加约2000斤。更重要的是结出的大桃品相非常匀称,更能被市场接受。”

8月8日,平谷区峪口镇未来果园博士农场,一架无人机起飞,对果树进行施药养护。

8月8日,平谷区峪口镇未来果园博士农场,果园内安装的虫情测报灯,可以利用现代光电技术,实现自动诱虫、杀虫等功能。

从西营村往西南方向80公里,就是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这里才是未来果园的“最强大脑”,未来果园里很多科技装备正是从这里研制出来的。

在喷雾系统实验室里,一架无人机被固定在3米多高的架子上。启动开关,细密的雾滴喷向下面的“果树”。

8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实验室,硕士生王灵晓正在做无人机不同风场雾滴沉积飘移特性实验。

这是一株试验“果树”,叶片上夹着水敏纸,黄色的水敏纸遇水就会变成紫色,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雾滴大小和分布情况。

8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实验室,水敏纸记录下喷雾后的雾滴大小和分布情况。

硕士生王灵晓正在做无人机在不同风场下的雾滴沉积飘移特性实验,积累各项科研数据,“无人机的精准施药,除了可以降低成本、减少用药量,还能大幅度提高防治效果。”

8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实验室,一位研究生用不同的喷头检测雾量沉积分布情况。

8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实验室,一位研究生正在检测雾滴沉积体积。

“通过数字化管理及机械化作业,根据估算,能实现人工成本减少50%以上,农药化肥利用减少30%-40%,综合效益则提升32.5%。”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院长何雄奎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研究大桃智能采摘机器人和大桃免套袋技术,相关技术突破后,大桃种植过程中最费人力也最辛苦的套袋和采摘环节,将有望被机器人取代,或者完全无需再套袋,真正实现平谷大桃的采摘自动化、智能化。

村民直播间的“博士玉米”

时值8月,平谷镇北台头村的“博士农场”里已经“一地金黄”。

8月16日,平谷区平谷镇北台头鲜食玉米博士农场,村民们正在晾晒玉米,准备进一步深加工。

52岁的王翠云站在满地玉米前,对着手机镜头露出她的标志性笑容:“又见面了家人们!”

王翠云没想到自己年过五十了,还能当上主播,“我跟他们定位不一样,我是大婶主播。”她卖的玉米也跟别的玉米不一样,是“博士玉米”。

8月16日,52岁的王翠云正在直播。她每天直播两小时,直播间最多的时候有上千人观看。

2022年4月,平谷区正式启动创建“博士农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王荣焕博士带领科技团队来到北台头村,将村里闲置的200亩地重新规划,种下了新品种“农科糯336”玉米。第一次尝到这种玉米,村民们感叹:“太好吃了,像水果一样甜!”

8月16日,村民们在地里摘玉米。

“博士和专家到了村子,大家突然就感觉村里有盼头了。”北台头村村书记王艳金说。“人家博士、专家都这么帮村里费心思,咱们村自己也不能闲着。”开网店、直播带货、品牌设计、朋友圈营销,村民们原来都没接触过的领域,现在也都能搞得有声有色。

8月16日,村民们将刚摘下来的玉米清理、打包。

王荣焕博士带领团队把集体经济薄弱村的200亩地变成了“博士玉米地”,一年为村里带来90余万元的销售额。

王翠云当过老师,开过小卖部,她对着镜头不怯场,上来就敢说、能说,第一场直播就有三百多人观看,算是“开门红”。

8月16日,不少顾客在电商平台留言给玉米好评。

如今,她有了更高的追求,琢磨着如何升级玉米包装,怎么把这么好吃的“博士玉米”卖到更远的地方去,“我是真心想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尝到。”

农场里来了博士

无人机上天、机器人下田、博士生种地,曾经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场景,正在北京的农场里变成现实。从2022年开始,已有411位博士奔赴平谷“种地”,他们把科研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何雄奎

57岁

专业:农业工程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院长

农场:平谷未来果园博士农场

姜雨林

29岁

专业:农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博士后

农场:平谷未来果园博士农场

朱作峰

49岁

专业:农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主任

农场:旱稻生物育种博士农场

王荣焕

43岁

专业:农学博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

农场:北台头鲜食玉米博士农场

郭兰萍

53岁

专业:中药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

农场:华北中药材种质基地生态种植博士农场

张美玲

34岁

专业:农学博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农场:绿色有机果品生产智慧田园 博士农场

平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振宇介绍,全区至今共有117个“博士农场”获批创建,几乎覆盖了平谷所有乡镇和街道。13位院士、411位博士参与创建工作,涵盖种质资源、分子育种、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林下经济、果品提质增效等多个方向,引进荞麦、旱稻、中草药、鲜食玉米、叶菜类蔬菜、食用菌等种质资源1000余份,优异生菜、五彩茄子、中药材生态种植等100余项创新成果被市场认可。王振宇说,“目前,平谷区17个乡镇街道都有博士农场,未来,平谷围绕‘博士农场’,还会有更多‘福利’,博士大桃、博士苹果、博士玉米等各种创新农产品,将在平谷遍地生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