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汉服社成员户外演出,图中持笛者为静红

近日,一个平均年龄60岁的洛阳老年汉服社团在应天门景区拍摄的一条短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10名社团成员着全套汉服妆造翩翩起舞,尽显优雅。在该条视频下,不少网友留言:“她们印证了只要皱纹不长进心里,人就能永远年轻。”“像极了后宫贵妃娘娘集体出宫。”……

近年,“汉服热”不光在年轻人中引发风潮,也吸引不少中老年人成为汉服粉丝,且这一群体正在不断壮大。为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会爱上汉服?汉服文化在她们之间如何传播?老年“汉服热”的背后隐藏着何种经济现象?连日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汉服奶奶”组建老年汉服社团

在那段走红网络的视频中,所有的社团成员均来自静心汉服社。67岁的静红是该汉服社的创始人,被许多网友称为“汉服奶奶”。

静红说,她自小喜欢中国古典文化,古诗、古典舞、仕女画等都是她的兴趣所在,而首次接触汉服,缘于一次巧合。2018年,她和其他伙伴坐火车去外地演出,在火车上,她偶然看到一条一名洛阳女孩在日本留学期间坚持宣传汉服文化的新闻,这让她“眼前一亮”。

“那一瞬间,我就想象到了我穿汉服的画面。”静红说,她当即就向同行的姐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当场组建了汉服主题微信群。演出回来后,她说干就干,采购汉服、学习妆造、组织排练……很快,静心汉服社就迎来首场公开活动。

说起社团成立之初的汉服活动,静红的言语中有欣慰也有遗憾。静红表示,社团成立初期的活动多以汉服走秀为主,且因当时她们缺乏汉服相关历史知识,服装及配饰经常出错,“后来经过深入学习,我们才知道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服饰特点,不同的配饰代表着不同的阶级”。

更多老年人沉浸式感受“汉服式优雅”

穿汉服和穿普通衣服有啥不一样的感觉?静红说,汉服很神奇,无论你本身是泼辣型、焦急型还是大大咧咧型,只要一换上汉服妆造,统统都是优雅型,“汉服太美了,只要穿上汉服,你的言谈举止都会不自觉地优雅起来,因为这样才配得上这身衣服”。

在静红看来,汉服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让人没靠近的时候想靠近,靠近之后又想对它多一些了解。成为汉服爱好者这5年来,静红带领社团成员熟读汉服演化历史,系统学习汉服礼仪及茶艺课程,多数成员都已考取茶艺师相关资格证书。

静红说,现在她们这个“老年闺蜜团”的日常活动早已从汉服走秀升级成汉服礼仪、汉服情景剧等,在她们更加深入地感受汉服魅力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身边人受到她们的影响了解汉服、爱上汉服,这对她们来说是最幸福的事。

66岁的宋凤霞是静心汉服社的成员,和静红一样,这些年来,她对汉服的“迷恋”也越来越深。

宋凤霞说,近两年,随着社团室外演出活动的增多,吸引了许多不同年龄段的人成为汉服粉丝,其中有些人还申请加入了社团。在这些人中,既有她们的同龄人,也有定居国外的年轻人,“传播汉服文化不分年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汉服、爱上汉服,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去世界更多地方”。

“汉服热”中不乏老年人的身影

如今,在洛邑古城、应天门、天堂明堂等地标性景点,穿汉服“打卡”的人越来越多,“汉服热”正在洛城掀起一波波文化风潮。

记者在洛邑古城附近的多家汉服体验店了解到,虽然目前“90后”女性仍为汉服体验的主要消费群体,但自去年以来,中老年女性的入店频次明显增多,其中多为与子女拍汉服亲子照或与三五同龄人前来“打卡”。

“可以感受得到,愿意尝试汉服的这部分老年人,她们的心态更为开放,人也较为外向、乐观。”一家汉服体验店的经营者小林说,多数进店的中老年人都愿意主动尝试更能还原朝代着装特点的套装,在做妆造期间也会主动问询了解汉服文化。

应积极营造全民汉服的活动氛围

随着越来越多老年人钟情汉服文化,“老年汉服课堂”也在我市多地落地开花。近日,涧西区长春社区就推出了针对老年居民的汉服文化课堂,居民可在活动中体验汉服穿搭并了解基础的汉服文化知识;洛阳晚报艺术大学也推出了特别为老年人设计的汉服礼仪课程,帮助更多老年人深入学习汉服历史及礼仪。

对此,洛阳师范学院社会学者安锋认为,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追求更加多元,也更加新潮,老年群体的消费潜力也理应被更多汉服商家所看到。下一步,汉服市场应按照老年人的兴趣喜好、年龄特点,丰富市场产品,促进“银发经济”进一步释放。

在安锋看来,汉服是民族精神和文明的一种符号,汉服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消费。这反映了公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反映出传统文化已经寻找到了另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是文化自信一个闪亮的组成部分。因此,从社会层面来说,我们应积极营造全民汉服的活动氛围,相关单位应多在“汉服家庭日”“洛阳汉服节”等创意策划上下功夫。(洛报融媒·洛阳网首席记者 王若馨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