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奖获奖演员要来杨箕村演出了!”人未至,戏台还在搭建的时候,广州街坊就已经开始奔走相告“一台大戏即将走进社区演出”的好消息。

5月22日,“梅香四海 花开湾区”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到越秀区杨箕村开展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获奖“梅花”相聚湾区,携手送戏进入梅花街,粤剧、京剧、昆剧、黄梅戏、秦腔……好戏连台,所选曲目都是名家名段,精湛的技艺表演,让广州街坊赏心悦目、饱足了耳福。


(相关资料图)

“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我住在这里几十年,还是头一次在家门口一次性看到十几个梅花奖演员同台演出。”抱着孙子来看戏的杨箕村居民姚阿姨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直呼:“实在是太过瘾了!”

一台大戏·一项传统

梅花飘香入粤来戏剧名家竞风流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由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戏剧表演类专业奖项,被誉为我国戏剧表演领域的最高奖。近日,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在广州、香港、澳门三地举办。5月21日晚,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25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典礼刚刚在广州落幕。17位名角历经近半个月的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了新晋“梅花”15朵,5部剧本作品荣获曹禺剧本奖。

获奖演员下基层进行惠民演出是梅花奖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5月22日,在第十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即将来临之际,梅花奖获奖演员发挥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一线开展文艺帮扶和惠民演出,让各色精品戏剧走向基层,走进社区,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一场戏剧文化盛宴。

为什么是越秀区梅花村街?这条以“梅花”为名的街道一次性引来了十余位新晋梅花奖演员,绝非偶然,也不仅仅是因为重名的巧合。

广州市越秀区梅花村街党工委书记卢锦豪告诉南都记者,这次演出得益于梅花村街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工作的部署与实施。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梅花村街花了近十年时间,打造梅花文化品牌,通过建好用活街道文化站设施,构建“十五分钟文化圈”;通过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站,经常组织节庆活动、书画展览、文艺演出、艺术比赛、培训讲座等文体活动等方式,保障群众广泛、便利、免费享用街道、社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陈婧是一位00后,经常来街道的图书馆阅读,今天刚巧路过慰问演出的舞台,她驻足听完了整场表演,便深深被吸引。她说,没有想到传统戏剧的魅力一点儿也不亚于流行歌曲,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更多一些,可以让普通百姓尤其是年轻人认识和了解传统戏曲文化,这样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把这些文化瑰宝通过更新颖的方式传播出去。

当前,梅花村街道的文娱活动也越来越丰富,辖内四个社区文化广场,每年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文体活动,也有大批优秀作品和文艺骨干被发现,走向更好的舞台。

卢锦豪介绍,未来,他们还计划把社区文化广场打造成为“电影进社区”的观看场所,让公共文艺空间变成孩子们学习的“第二课堂”、群众文艺团队“炫技”的大舞台,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有品质的文化生活,社区文化建设的质量稳步提升。

一次交流·一项传承

笑时犹带岭梅香民间团队唱精彩

演出现场,专业院团和民间文艺团体联袂,让传统艺术瑰宝在梅花村街舞台绽放魅力。

越秀区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红棉京剧社”带来的暖场表演,向大家展示了“国粹”京剧的魅力;“梅香四海 花开湾区”的主题则由一段开场醒狮表演烘托而出。完成这场表演的演员来自杨箕醒狮总队,大多是杨箕村村民。“雄狮”高高站立,口吐贺联,“梅香四海 花开湾区”并联而出,引起掌声雷动。

“梅花香自苦寒来”,能够摘梅的演员无一不是从数十年刻苦追逐戏剧梦的锤炼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同台竞戏,携手送文化进社区,不仅为广州街坊带来了一场精彩演出,还真真正正地走入群众生活,现身传授技艺。活动当天,梅花奖获奖演员来到梅花村街党群服务中心,为正在排练的社区文艺团体现场指导和示范身法。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小梅花”当天的表现也非常亮眼。越秀区大南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傅安迎受邀登台,与本届梅花奖获得者、广州粤剧院演员李嘉宜合作演出了一场粤剧折子戏《凌波仙子》。小姑娘从二年级就开始学习粤剧,现在已经是本届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的参选选手。她激动地向南都记者分享了这次上台表演的兴奋之情:“这是我第一次和梅花奖的老师们一起同台,我感觉很开心,其实我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在学习粤剧,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演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粤剧。”

近年来,越秀区大力开展非遗“五在”工程,着力推动粤剧等非遗在校园传承,“广府非遗进校园”入选全国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大南路小学作为广州市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同学们参加粤剧实践活动、感受经典粤剧文化艺术精髓。“大梅花”和“小梅花”同台互动,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传承。

一次创新·一项探索

文化惠民进社区百场电影随心享

为了助力梅花奖走进千家万户,活动还通过云直播的方式为市民实时转播演出盛况,邀请广大群众共赏“梅花”之美。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将同步开展戏曲电影公益放映活动,为市民播放各剧种优秀戏曲电影,涵盖粤剧、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川剧、昆曲、秦腔等。除了经典剧目以外,还有许多近年来新创作的戏曲电影精品,包括广州人耳熟能详的《南越宫词》《白蛇传·情》《刑场上的婚礼》等,市民朋友可以走进永汉电影院、平安大戏院、越秀公园、东山湖公园、越秀区各街道文化广场、社区活动室,尽情享受种类丰富、博大精深的戏剧文化。

采写:南都记者 吴凤思

图片:主办方提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