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9日,火把节前夕,洱海人文科技小院首届“白族火把节·古生农家宴”推介活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举行。

弦声阵阵,高歌曼舞。活动当天,洱海人文科技小院的高校师生与身着盛装的古生村村民齐聚一堂,笑声、闹声、歌声伴着欢快的跳脚声不绝于耳。

现场,洱海人文科技小院发布了白族大本曲《洱海人文科技小院作用大》和《白族服装》,为在场观众详细介绍了洱海人文科技小院在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展示了白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独特风采。

除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歌舞表演外,洱海人文科技小院还推出了精心搭配的“古生农家宴”,包含炝拌海菜、炸酥肉、大黑皮、酸辣鱼、饵块黄焖鸡、炸乳扇、雕梅排骨等特色菜品,为大家提供了一场味觉盛宴。

据介绍,洱海人文科技小院是我国首个人文科技小院,于今年5月在大理古生村揭牌成立。成立以来,小院不断发挥云南农业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努力挖掘、保护、传承生态环境保护与民族文化的人文资源,持续为推动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我们推出古生农家宴,主要是以美食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展示和宣传白族独特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风味,把大理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传递得更远,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大理,了解古生村。”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杜发春介绍,洱海人文科技小院将进一步完善古生农家宴的制作标准,并在村民中进行试点推广,努力将其打造为古生村特色美食品牌。

云南农业大学博士窦薇表示,洱海流域文化资源保护课题组对洱海流域的非遗项目、文旅产业等文化资源进行调研,结合文化资源保护政策研究,已经形成了规划性报告。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更多“古生农家宴”这样的项目落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

江苏省农科院教授杨林章来到古生村工作已有两年,他说:“洱海治理是自然生态治理和人文社会协同发展的长期工程,洱海人文科技小院是中国首个人文科技小院,目前,洱海流域的科技小院已经形成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多个团队同步实施项目的共建格局,高校师生通过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以科技人文、乡愁人文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网记者 李丽 段苏航 秦蒙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