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也是“高山科学经典”项目成立一周年之际,高山科学经典在上海徐家汇书院举办了“光启丨高山科学经典一周年”特别读书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徐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志华,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伍彦心,复旦大学教授张文宏,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吴国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昌建,深圳科创学院副院长于盈,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高山科学经典项目总负责人肖盾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下午16:40,复旦大学教授张文宏,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昌建,新东方创始人兼董事长俞敏洪,深圳科创学院副院长、创始合伙人于盈,在活动现场为大众导读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

1532年11月16日,在南美秘鲁高原上的卡哈马卡,人生地不熟的西班牙拓殖者率领仅仅168人的涣散军队,在几分钟之内,就轻易俘虏了拥有8万士兵的印加帝国最后一位皇帝,随后杀死了数千名土著,而未折一兵一卒。

这无疑让人感到很惊奇:这一极具戏剧性的一幕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在如此悬殊的人数对比下,印加帝国仍然输掉了战争?

这一事件在贾雷德·戴蒙德所著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述。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以“枪炮”“病菌”“钢铁”为代表因子的欧洲人,几乎灭绝了被现代文明所遗弃的美洲土著社会,建立起了殖民帝国,拉开了社会贫困与富饶的边界,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戴蒙德的思考并没有止步于此,他通过一连串的好问题,指引读者深思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力量:是什么导致了不同民族间的发展差异?是什么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命运?

“为什么发明枪炮、挥舞利剑、策马奔驰的不是印加人?为什么不是印加人把难以抵抗的恶疾带到欧洲?何以印加人不能打造出坚船利炮,拥有先进的政体和长达数千年的书写历史?”

为了解答人类社会命运如此不同的终极原因,戴蒙德通过《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尝试带我们找到答案。

他带我们回到人类文明生发的源头,从贯通古今纵横全球的大历史视角,审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追问人类社会命运的本质,同时也启发我们思考人类社会将如何走向未来。

在正式环节时,张文宏教授也从戴蒙德的问题出发开始导读。他介绍到,“700万年前,人类与猿类分化,到了1.3万年前,文明兴起,人类智人先祖扩散到各大洲。在这之前,人类曾多次走出非洲,但只有1.3万年前,文明才开始出现。为什么呢?戴蒙德就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新几内亚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张文宏教授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

逻辑缜密,证据翔实,本书极为考究。嘉宾俞敏洪就在导读中分享到,“很多历史书写的都是史实,读这样的书,经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有一些‘研究历史学家的历史学家’所写的书,比如《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简史》等,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历史事实内在的动因——‘终极因’。”

俞敏洪线上分享导读的经典

关于传染病的来源,戴蒙德在本书阐述到其与动物驯化息息相关。

张文宏教授则在导读中解释道,“欧亚国家农业文明以来,人口稠密,传染病兴起,人类免疫系统学会了与病菌共存。而新几内亚等原始部落,人口稀疏,农业文明没有兴起,动物驯化未发生,传染病无从兴起与生根。”

对此,蒋昌建老师补充到,“有些传染病自然就消失了,但社会规模够大,人口密度够大,传染病就会人传人,广泛传播。”

蒋昌建副教授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

虽然传染病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但文明发展生生不息,离不开人类的交流与互动。蒋昌建老师在导读中就强调到,“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是聚集。”

病毒来自于自然界的风险一直存在,而人类社会也在适应性地调整、进步。公共卫生就以人类聚集为缘由,以传染病为开端出现。

谈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张文宏教授认为,“如果想让文明强大,要以中华民族的文明为根基,与世界文明交融发展。”

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

与科学家一起读好书,“高山科学经典”是一个由高山科学促进中心发起的公益科普项目。

2022年4月23日,第27个世界读书日,由高山书院校董会主席、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牵头发起的《高山科学经典》读书项目正式启动。

精心甄选100本科学经典著作,邀请全球百余位科学大家,每周六晚八点,带领大家一本一本阅读。希望用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行为艺术,开创一种新式的科普,让科学传播到每个角落,传递给每一个人,让科学成为大众的生活方式。

高山科学经典项目书单

未来,“高山科学经典”公益项目将继续开展线上导读直播,沉淀专业级科学导读视频节目。达到科学传播、科学教育多重效应。开展全民科学阅读,共同推动“科学复兴”,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公心大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