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今天,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浏阳工作室在浏阳市北盛镇成立,创新团队将依托水稻生产示范基地,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技术,培育优质水稻品种,实现水稻高产高效与环境友好。

初夏时节,北盛镇燕舞洲村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禾苗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走入田间实地查看。得益于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的悉心指导,基地204亩水稻应用了多种先进种植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做到集中育秧、高速插秧、节水灌控、无人机植保,实现水稻全程智能化生产。

“工作室成立后,团队成员将把更多精力放到基地,培育好的水稻品种,让创新成果更好地示范推广。”柏连阳院士说,将依托水稻基地,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攻克低镉水稻选育、产地环境优化、病虫草害生态防控等技术难关,培育优质高产低镉水稻新品种。

柏连阳院士长期致力于杂草生物学及防控技术研究,近年来,柏连阳领衔指导粮食“四高”基地生产工作,帮助浏阳建成万亩高标准、高技术、高品质、高产量“四高”试验示范区,并在北盛镇基地进行最新的“淹水+黄腐酸”控草绿色栽培技术实验。

近年来,浏阳大力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水稻高质量发展,2022年该市粮食种植面积121.04万亩,粮食总产量56万吨,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