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午夜之子》[英]萨曼·鲁西迪 著 刘凯芳 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年9月版页数: 580定价: 56.00元

鲁西迪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拉什迪。提起鲁西迪的大名,即使对于那些没读过他的书的伪文艺青年也如雷贯耳,给他惹了杀身之祸的《撒旦诗篇》一直无缘中国读者,2009年他的第一本中文简体版小说《羞耻》面市,反响平平,最近鲁西迪的成名作《午夜之子》中文简体版面市,中文读者终于可以一睹屡获布克奖厚爱(布克奖,1981,特别布克奖,1993,最佳布克奖,2008)著作的芳容了。 鲁西迪在接受亲访时曾说:“一直以来都会有两个声音在我的脑袋里,其中一个是编造离奇故事的声音,而另一个是对历史和事实的真正兴趣。我认为这两者都是讲述人类故事和开发人类天性的极好方式。我常做的是试着把这些声音装进同一本书中。”他的大部分作品正是这种尝试的结果,包括《羞耻》《午夜之子》《撒旦诗篇》以及最新出版的《两年八个月零二十八夜》等。 《午夜之子》中的“午夜之子”首先是指印度独立日(1947年8月15日)午夜出生的孩子们,特别是主人公萨里姆·西奈,另一个就是指独立后的印度本身,在《午夜之子》中,主人公萨里姆·西奈与独立后的印度的命运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以至读者很难分清哪个是个人的命运,哪个是国家的命运。在小说开始,主人公萨里姆·西奈己时日无多,他开始向身边的女人博多诉说自己及家族的故事,而印度这个年夜之子,独立并没有给它带来新生,它还在苦苦寻找着自己的新生之路。 《午夜之子》虽然是现代小说,却采用了《一千零一夜》传统的讲故事的方式,只不过在《午夜之子》中,讲故事的人与听故事的人是萨里姆·西奈与博多而不是山鲁佐德与山鲁亚尔,《午夜之子》中的故事虽然偶有反复、“剧透”,但总体上是线性的,但一点也不减少它的丰富性。《午夜之子》中的大多数故事是悲惨的,但鲁西迪笔调但幽默、风趣,复杂的宗教、历史背景并不能降低读者的阅读快感。 关于鲁西迪在《午夜之子》中是如何讲故事的,还是来看看他自己的说法吧: “这个故事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讲述的,我尽可能模仿印度无休无止地自我再生的天分。这就是为什么在叙述中不断地抛出新的故事,为什么"滔滔不绝'。小说的形式——多种多样,暗示着这个国家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是对萨利姆个人悲剧一种乐观的平衡。” 鲁西迪好像唯恐读者不知他对《一千零一夜》有所借鉴,《午夜之子》中印度独立日午夜出生的孩子也刚好一千零一个,鲁西迪明示 “一千零一个孩子降生了,这就有了一千零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不止指孩子们本身还指印度——这个最大的午夜之子的可能性。 在《午夜之子》小说开始前介绍鲁西迪的资料里称其为“是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并驾齐驱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君特·格拉斯先不说,若单就《午夜之子》与《百年孤独》相比,鲁西迪的魔幻与马尔克斯的魔幻还是有很大不同。

萨尔曼·鲁西迪

《午夜之子》与《百年孤独》都是讲一个家族的故事,都与当地的历史风云变换为背景,都颇具“魔幻”色彩,所以两者之间具有极强的的可比性。 细心的读者很容易发现《午夜之子》的魔幻与《百年孤独》的雷同之处:都有人能看到鬼魂,主人公的命运其实早早写就,在《百年孤独》中几代人的命运其实早被吉普赛人写在了羊皮纸上,在《午夜之子》中主人公萨里姆·西奈的命运早在出生前就被算命大师言中,但因为两者不同的人文(宗教、历史、地理等)背景,《午夜之子》中的魔幻注定不是《百年孤独》中的魔幻。 《午夜之子》中老艄公塔伊声称他见过几千年前以色列的先知以赛亚、主人公“我”萨里姆·西奈的祖母“母亲大人”可以随意地出入女儿们的梦境,这些只不过小小的魔幻,最大的魔幻自然在午夜之子特别是主人公萨里姆·西奈身上。 作为在印度独立日零时出生的午夜之子萨里姆·西奈具有最强的特异功能,可以随意地出入别人的意识并能在大脑中招集午夜之子们召开午夜之子大会,鼻子被引流后又有非凡的嗅觉(他甚至能将不同的气味分成不同的色彩和形状)。他的特异功能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但并没有给他自己及家人带来好运,更别说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相反,他更像一片树叶,在风云变换的大海上四处飘荡。 在午夜之子大会上萨里姆·西奈企图建立一个“大同世界”,他的理想其实也就是说圣雄甘地一辈子的奋斗目标,圣雄甘地的被刺杀已经证明了人类离“大同世界”还遥遥无期,萨里姆·西奈却浑然不觉,直到他意识到午夜之子的世界像成人世界一样充满了欲望、纷争、猜忌甚仇恨,午夜之子大会消亡只是迟早的事。 有读者会问,鲁西迪在《午夜之子》中玩魔幻意欲何为?我看见有论者分析出一大堆的“意义”、“寓意”、“隐喻”,在我看来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小说好看。 有人声称《午夜之子》是政治小说、历史小说,我觉得这只是看到了表面,如果我们相信鲁西迪自己的解释,那么这本小说无疑是本寻拫小说、成长小说。作为寻根小说,《午夜之子》痛快地满足了一下鲁西迪对故国印度的怀旧之情,作为成长小说《午夜之子》不仅反应了主人公萨里姆·西奈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三十多年个人的命运,也反应了印度独立后的种种阵痛和几十年的风云变换。鲁西迪在小说中采用了各种现代小说表现手法,糅合了各种元素,《午夜之子》其实就是鲁西迪用他特有的调料为读者调制的又酸又辣的豆瓣酱,这些调料里有魔幻、宗教、神话、历史、政治等,虽不至让读者头晕目眩,但如让读者如梦如幻那是肯定的。《午夜之子》所呈现的不仅鲁西迪的魔幻大作,其实更是印度历史现实的真实写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