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中国时间银行蓝皮书》在中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主题会议上正式发布。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王绍忠,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常务副院长高国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时间银行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史秀莲等人参加了线上发布会。有关专家学者就中国时间银行的发展及中国养老产业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分享。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的老龄社会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新形势下的供需困境。从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至今,我国老年人口净增超过1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2.67亿,成为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快速老龄化进程正不断冲击着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家庭小型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也不断削弱着我国家庭养老的基础,家庭养老服务难以为继,出现了“照护赤字”“服务赤字”,养老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人力资源闲置。人类预期寿命增加导致离退休老年人非工作时间增加,老年人的大量闲暇时间及其人力资本未被充分利用,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闲置。三是服务分割带来的社会资源分散。如今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但又因区域限制造成资源分散,尤其是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社会资源难以跨区域流通,社区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信息资本、技术资本等难以实现系统性整合利用。
“时间银行”作为公众利益互助平台,能通过高效分配公益资源和解决供需矛盾来实现养老服务效能的提升。首先,它作为一种资源整合和分配机制,可有效汇聚社会力量,实现“1+1>2”效应,实现服务供需二次匹配,有效缓解供需不足的矛盾。其次,可推动“老年再教育”,让老年人“学起来”,推动“老有所为”、余热生辉。最后,它运用数字化手段将不同区域的“时间银行”网点连在新的社会交换与分配网络中,为不同区域之间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流通构建了现代化的交换与分配网络,整合资源,实现了养老需求与社会资本供给的即时对接。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不仅是对我国养老困境的现实回应,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悉,目前时间银行已实现多个城市的文明办“志愿+”、民政局“慈善+”、商务局“企业+”、发改委“信用+”、组织部“党建+”、文旅局“旅游+”、卫健委“医疗+”等多部门融合的志愿服务平台,通过志愿服务资源解决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实现质量监管、订单追溯、科学管理,在政府多部门共同推动下,时间银行应用场景有效打通了跨行业的积分互认和时间的通存通兑,通过志愿与公益的方式,发挥了社会第三次分配的功能。
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再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国时间银行蓝皮书》的形成,是对近年来党和国家养老政策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是中国式养老和本土化互助实践的有效探索。
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南京、山东青岛等城市纷纷出台了“时间银行”实施方案、“时间银行”推广意见、“时间银行”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为我们全国“时间银行”的推广打下了样板,有效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可以说,《中国时间银行蓝皮书》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养老行业首个“时间银行”发展规范性报告正式面向社会大众,是我国互助养老工作推进的里程碑事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