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首月汽车市场以正增长开局后,今年1月国内车市能否延续这一表现,备受消费市场关注。
2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汽车销量数据显示,1月,汽车市场表现相对平淡,汽车销量为164.9万辆,同比下降超三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月车市未迎“开门红”
仅从销量成绩上来看,似乎国内汽车市场发展遭遇了一定阻力,但这样的市场表现,并没有出乎业内的意料。中汽协对此解释称,受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和新能源车补贴等政策退出、年末厂家冲量效应,部分消费者提前透支需求,同时叠加今年春节假期提前至1月的因素,汽车企业生产经营时间有所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月汽车市场的销量。
事实上,考虑到实施多年的国家补贴和传统燃油车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同时退出,2023年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汽车市场政策切换的“大年”。比如,近年市场发展迅猛的新能源车市场,历经多次国家补贴“退坡”、地方补贴取消、国家补贴取消等变化,而每一次政策层面变化,都会对汽车消费市场发展产生影响。
正因如此,早在2022年第四季度,业内就曾预测今年一季度车市会出现波动行情。事实证明,最终的走势验证了人们的判断。
仔细观察,即便汽车市场未迎来“开门红”,但考虑到汽车市场的整体运行规律以及细分市场实际表现,国内车市在开年之初仍不乏亮点。数据显示,1月,国内汽车销量与2019年春节月份相比,仍实现增长11.3%。中汽协认为,从长远眼光来看,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稳步运行,这为汽车市场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能源车推动车市回暖
近年来,在电动化产品强大攻势下,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得到显著提升。去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比达五成,与合资品牌平分秋色。那么,在汽车市场波动行情下,自主品牌市场地位是否会出现松动迹象?根据以往经验来看,每当汽车市场出现调整,核心技术薄弱的自主品牌总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正当人们担忧自主品牌会再次复制历史走势时,实际结果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认知。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5.8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1.6%,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超越合资品牌成为乘用车市场的最大贡献者。
除此之外,乘用车消费升级趋势让人们看到了车市发展的无限潜力。1月,传统燃油乘用车中,30万—35万元、5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车辆销量同比呈正增长,其中50万元以上增幅最大。而目前市场上销量占比最大的10万—15万元区间车辆销售37.4万辆,同比下降41.2%。
与此同时,1月,新能源乘用车中,15万—25万元和35万元—50万元价格区间车型销量同比呈现正增长,其中20万元—25万元价格区间市场份额增幅最大。
不难看出,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均呈现出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
如今,在汽车市场中,已成为引领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新能源车扮演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记者注意到,在补贴时代内,近年来无论汽车市场发展如何变化,新能源车都保持着稳定发展势头。不过,由于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退坡,同时叠加市场价格波动明显等因素影响,此前保持高速增长的新能源车也受到一定影响。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车销量达40.8万辆,同比下滑6.3%。与2022年春节月份相比,销量增长高达22.2%。
虽然新能源车销量下滑,但远高于车市整体表现。此外,衡量新能源车市场认可度的关键指标,新能源车市场份额变化引发市场关注。令人欣喜的是,1月,新能源车市场份额达24.7%,维持在高位区间徘徊。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如今,新能源车对于整体车市的拉动作用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已步入市场化发展阶段的新能源车大概率会率先实现正增长,对汽车市场回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利好政策促进汽车消费
今年是汽车市场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一年。中汽协预测,2023年,我国汽车市场销量有望同比增长3%。在此关键节点之上,如何保持车市平稳发展,考验着汽车市场各方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包括吉林、贵州、河南等10余个省市相继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支持汽车消费市场平稳发展。
2月8日,大连市宣布将面向大连购车消费者发放5000万元的汽车消费券,首期活动计划于2月10日至3月31日开展。2月10日,福建省宣布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对消费者购置7座(含7座)以下新能源乘用车和燃油乘用车(新车)并在省内上牌的,分别予以最低每辆4000元和3000元补贴。此外,太原市、郑州市等地也通过发放汽车消费券,释放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可以预见,接下来将有更多省市,针对提振汽车市场消费出台地方性利好政策。
中汽协介绍说,展望一季度,我国汽车市场稳增长任务依然面临一定压力,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致使汽车消费恢复相对滞后,需要政策持续提振。
陈士华表示,近期,有关主管部门均表示将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同时多地陆续出台促进消费和鼓励新能源车发展政策,加上汽车消费市场逐渐回归平稳,上述因素将为汽车消费市场平稳发展注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