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马俊杰 林童 文/图


【资料图】

拔河,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活动,相传演变于春秋时期水军的操练与作战。4月26日,这项我国传统运动项目,再次回归水上。12支龙舟队100余名选手在此捉对较劲一比高低。

琴亭湖赛龙舟

“再现”古时牵钩

上午9时,近似古时“牵钩”之戏的龙舟拔河赛,在福州琴亭湖水面上开桨。这也是琴亭湖首次迎来龙舟赛事,为兼具蓄洪与休闲两项功能的琴亭湖,再添传统文化气息。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琴亭湖游船码头最外侧,一圈浮筏码头围成了相连的两个“口”字形,相交之处留出缺口,比赛时,两艘龙舟将在各自“口”中使劲。赛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比赛用的龙舟为12人国标龙舟。基于比赛规则,每队共有10人上舟参赛,8人为桨手,1人为鼓手,1人为舵手。比赛时与陆地拔河类似,拔河的两艘龙舟尾部相对,两方选手背向而坐,在规定时间里,双方朝着反方向划行,比赛以龙舟中间的标尺线偏向为获胜点。

两方选手背向而坐

随着两队登船,龙舟间标尺线居中,各就各位后,裁判员发令鸣笛。瞬时间,龙舟队员们奋勇发力、劈波斩浪,水花四溅,鼓声、号子声响彻湖面,湖岸上观赛的市民也随着节奏齐喊“加油!加油!”

在湖边观赛的陈女士告诉记者:“龙舟拔河我还是第一次见,拔河拔河,真的在水上拔河,非常有趣!而且比赛激烈程度与竞速的龙舟赛不相上下,很震撼。”

经过三轮比赛的激烈角逐,最终“福建汇泉”队勇夺龙舟拔河赛冠军,“福州云厨”、“福州平台”龙舟队分别斩获亚军、季军。

据悉,“活力琴亭湖”龙舟拔河赛由晋安区人民政府、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市水务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主办,是2022—2023年“百里水上福道,千年闽都画卷”水上嘉年华龙舟巡回赛中的第三站。后续福州水务集团还将在福州内河开展形式多样的龙舟系列赛事活动,将历史、民俗融入其中,打造沉浸式内河历史文化体验。

拔河自古有之

源起水军操练

据了解,现代拔河演变于春秋时期水军的操练与作战。在《墨子·鲁问》中曾有记载:春秋时期,楚、越两国水军交战时,有一种称之为“钩强”的兵器,用于阻挡和钩住敌船。阻和钩需要战士具有强大的力量。当时把“钩强对拉”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

在南北朝时期,这项军事运动逐渐有了娱乐比赛的味道。《荆楚岁时记》有记载“为施钩之戏,以绠作篾缆,相霄(系)绵亘数里,鸣鼓牵之”。施钩即牵钩。特别是临水地区的各水乡渔村,每逢节日,民众便组织人数相等的两队,对拉一根篾缆比试力量,用“牵钩”之戏来庆贺佳节。

到了唐代,拔河这个词出现了。唐开元年间,玄宗朝进士薛胜,写下有名的《拔河赋》记述了了千人拔河的盛大场面,“皇帝大夸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戏繁会。令壮士千人,分为二队,名拔河于内,实耀武于外……”

在《全唐诗》卷三中,收录有一首《观拔河俗戏》,相传是唐玄宗所作,诗中写道:“壮徒恒鼓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宋代,拔河活动也偶有记载。梅尧臣的《江学士画鬼拔河篇》中记有:“分明八鬼拔河戏,中建二旗观却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