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猪价失守“7元”后,近日又出现了小幅回涨的苗头,均价又再次涨到了“7元”的边上,目前来看,至少短期内猪价在“7元”附近晃荡的概率较大。

因为一方面,还没等到猪价上涨,养猪成本却又涨了。

近日豆粕走势连续大振,像开了挂一样,大有点想重现去年势头的意思,但我们之前分析过,虽然现在“涨得欢”,很可能后续就要“拉清单”。


(资料图片)

但不管怎么说,豆粕的再次上涨,使得饲料企业承压,养殖成本再次上升,养殖户抗价心理进一步增强。

另一方面,五一假期临近,消费意愿增长。

五一假期可以说是今年第一个长假了,之前的清明假期只有一天,过于短暂,许多出游的计划都落到了五一,再加上五一的天气也相比清明要暖和了许多。因此,这个五一长假,消费有望抬头,进而对猪价也有所支撑。

在这两方面的支撑下,即便是生猪供给仍然偏大,短期内再大幅走跌的几率也并不大了。

不过,对于五一猪价的走势,市场却争议很大。

一部分观点较为乐观,认为五一将成为猪价走势的一个转折点。

因为参考去年的走势,去年猪价抬头也是从4月底开始的,到五一后正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今年与去年十分相似,所以不少人认为,有可能会重现去年的拐点。

另一个原因则是,目前来看,五一的消费势头确实很强劲。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上涨了3.5%,其中餐饮类消费同比上涨了9.2%。

再加上一些数据也显示,五一长假出行意愿明显增长,这都意味着五一前后将会迎来一波消费高峰。

而5月之后,消费有所回暖,因此对猪价将形成有力支撑,从而推动猪价发生根本性变化。

但另一部分观点却较为悲观,认为虽然五一期间猪价大概率会迎来上涨,但更多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一是当前市场不仅猪多,而且肉也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生猪存栏共43094万头,同比增长了2.0%,生猪出栏达到近2亿头,同比增长了1.7%。

去年累积的产能尚未消化完,再加上2月份又出现了一波二次育肥,使得生猪供给压力持续较大,出栏均重仍高于正常水平。

另一方面,屠企前期的逢低补库动作也很大,当前冻品库存负荷基本已满。

这些压力仅靠五一长假的消费是很难完成的。

二是消费能否持续也是一个问题。

虽然五一长假消费上涨是大概率事件,但是五一过后,消费能否持续市场对此有所保留。

因为从今年上半年整体消费情况来看,都比较弱,而这种走弱除了季节性因素以外,与收入下滑、消费信心及动力不足有很大关系,因此消费能够在高位持续多久仍需市场验证。

而在新农观看来,五一假期猪价确实存在一定预期,但猪价想要真正回暖,需要3个条件:

一是产能下降,以及存栏及出栏压力降低,生猪市场的供给压力才能真正扭转。

因为从消费层面来看,单靠消费反转一来是很被动,二来供给不降,消费预期越高往往压栏情绪也就越高,所以整体走势仍将受到抑制。

二是出栏均重下降。

当前出栏均重较大,说明市场大猪仍未消化完,再加上标猪进一步加大了供应压力。只有当出栏均重回落,甚至下降后,市场供需才有望恢复平衡。

三是冻品库存消化。

当前冻品库存已处于高位,一些屠企都在另租仓库,这显然不是好现象。

所以预计5月上涨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持续时间存疑,而市场将更多的预期看到了7月以后,随着供给调整,需求恢复,猪价或将迎来企稳回升。

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