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是非洲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尽管非洲经济发展是中国的重点支持领域,但是中国也十分注重非洲的生态保护。中国通过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培训、提供环保物资以及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贯彻环评理念等多种方式,提升非洲国家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能力。

在举办环保主题培训方面,中国开展的气象培训项目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岗位要求设置相应课程,并安排了与“世界气象组织”的专家座谈,考察中国气象局等,综合提升学员的技术能力,旨在帮助非洲国家培养气象工作者,分享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经验;中国开展的以海洋技术与管理为主题的培训注重把管理与技术相结合,使学员通过学习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将其推广到本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中,旨在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海洋低碳经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开展的以森林执法为主题的培训内容涵盖森林资源管理、森林法律体系与行政、林业市场采购及供应链追踪等,并安排学员赴中国省级林业行政机构进行考察,旨在充分分享中国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经验,推动非洲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国开展的环境管理能力培训项目针对特定领域对非洲官员、管理者与专家进行能力培训,旨在分享中国在环保政策领域的经验和科学研究,促进中非环境合作与信息交换。2005年至2015年初,中国共为400多名非洲环保领域官员开办了35场类似的专项课程与培训。

在提供环保物资方面,中国向坦桑尼亚提供的野生动物保护设备有效提升了坦桑尼亚的动物保护能力。坦桑尼亚森林警察装备陈旧,保护野生动物能力薄弱。2014年中国向坦桑尼亚提供一批价值790万元人民币的夜视仪、全地形车等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设备物资,极大地改善了坦桑尼亚森林警察装备的技术水平,降低了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为坦桑尼亚动物保护事业发挥了长远积极的作用;中国向苏丹提供的气象仪器设备有效解决了苏丹气象领域的基础性瓶颈,改善了气象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2016年中国在苏丹开展气象技术合作项目,向苏丹提供了气象仪器设备、软件等,并开展了业务技术培训和后续2年技术服务。该项目提高了苏丹气象部门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使之在防灾减灾领域、促进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项目受到苏丹总理萨利赫以及环境、自然资源和城乡发展部部长等各级领导的赞赏,并在第46届气候展望论坛上向非洲各国代表进行了展示和推介。

在技术合作方面,中国帮助埃塞俄比亚编制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规划,是中国第一个在境外开展的清洁能源技术合作项目。中国专家组先后5次、历时两年多对埃塞俄比亚资源富集的40多个区域进行深入调研,了解资源状况、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电网接入、地质、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人文环境等情况,最终编制完成《埃塞俄比亚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规划报告》。该报告使埃塞俄比亚政府重新认识了国家战略资源,形成了清洁能源项目开发的目标和思路,明确了开发项目的时序安排,形成了对科学有序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认识,提升了电力建设管理的科学化和程序化,增强了制定相关产业促进政策、吸引外资政策的能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也积极在非洲贯彻环境保护理念。2014年9月开工建设的蒙内铁路,设计穿过肯尼亚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察沃国家公园。中国在设计施工过程一直注重保护野生动物。在设计动物穿越通道时,为确保长颈鹿等大型动物正常迁徙,架设的桥梁高达7米,远高于其他地区同类型项目桥梁的高度,同时为避免对周边栖息生活的野生动物造成影响,杜绝夜间施工;2016年7月,中国支持建设的加蓬太阳能照明示范项目建成并移交。为了解决加蓬因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的生活不便问题,中国将先进的太阳能发电照明技术应用到加蓬首都附近的伊沃索村,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保证绿色无污染的前提下,解决了当地的夜间和阴天照明问题,十分契合加蓬生态环保发展的需要;肯尼亚森林研究保护中心项目于2016年9月建成移交,是中国针对肯尼亚《2030远景》提出的森林的可持续管理、保护以及发展科技需求,支持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与科技大学建设而成的。该中心可为肯尼亚传统医药资源和珍稀濒危植物提供栖息地,为公共教育及科学研究提供开发应用平台,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研究服务,有利于肯尼亚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管理。项目的建成为肯尼亚的自然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提供了保障,为非洲科研人才的培养和中非科研合作提供了国际平台,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对于非洲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绿色环保理念也是非洲发展的重点领域。多年来,中国一直注重开展与非洲的环境合作,并在国际领域积极作出承诺,引导国际社会为非洲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为此许多非洲国家都在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控制碳排放目标。未来,中国将继续支持非洲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实现绿色发展,为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宋微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