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周期来看,表观消费量与日用品零售额增速存在正相关关系

根据密度的不同,纯碱主要分为轻碱和重碱,纯碱期货交易用的也是重碱。从市场情况来看,研究纯碱下游需求时,市场更多关注重碱领域,但轻碱下游占比达到一半,对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本文主要从轻碱产业布局,分析轻碱下游消费结构,以及对纯碱市场的影响。


(相关资料图)

[轻碱对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根据密度的不同,纯碱主要分为轻质纯碱(轻碱)和重质纯碱(重碱),其中轻碱主要用于生活洗涤、化工溶剂以及食品加工,重碱则用于工业生产,期货交易用的也是重碱。一般来说,重碱的下游集中度高,主要用于生产玻璃,包括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轻碱的下游应用较为分散,包括日用玻璃、无机盐、洗涤剂等。虽然研究纯碱下游时,市场更多关注重碱领域,但轻碱下游占比达到一半,对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轻碱下游消费结构来看,轻碱最大的下游是日用玻璃行业,占比达到24%,其中玻璃包装容器占比17%,日用玻璃制品占比7%。其次是无机盐,无机盐包含的产品众多,其中泡花碱占轻碱消费的11%,焦亚硫酸钠占轻碱消费的8%,两钠(亚硝酸钠和硝酸钠)占轻碱消费的6%,小苏打占轻碱消费的5%,氧化铝占轻碱消费的5%,味精占轻碱消费的5%,碳酸锂占轻碱消费的3%,洗衣粉占轻碱消费的3%。近几年来,洗衣粉、味精、三聚磷酸钠、氧化铝纯碱消费占比下降,碳酸锂、小苏纯碱消费占比提升。

作为轻碱最大的下游,日用玻璃行业主要包括玻璃包装容器(酒类用瓶、化妆品瓶、罐头瓶、医药用瓶、化学试剂用瓶等)和日用玻璃制品(琉璃艺术品、玻璃工艺品、水晶玻璃首饰、玻璃装饰挂件等),属于日常消费品。笔者通过对比相关数据发现,日用玻璃产量与PMI高度相关。长周期来看,宏观经济会对日用玻璃的供需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纯碱的消耗量。短周期来看,日用玻璃产量年内波动不大,下半年产量略高于上半年。

日用玻璃主产区分布在广东、山东、湖北、安徽、重庆,这五个省份的日用玻璃产量占比达到67%。按照1吨日用玻璃消耗0.18吨纯碱测算,除去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近几年纯碱消耗量呈逐年增加态势。据统计,2021年消耗纯碱量达到503万吨。由于日用玻璃生产可以用重碱也可以用轻碱,考量标准主要看轻碱和重碱的价差,所以70%以上的企业都是用轻碱生产。

泡花碱是轻碱第二大下游,泡花碱最主要的下游产品是白炭黑,2021年泡花碱用量达到190万吨,占比达49%。其次是硅胶,2021年用量为30万吨,占比7.7%。泡花碱行业长期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行业开工率大部分时间处于70%左右的水平。根据2022年的市场情况来看,泡花碱订单差,库存大幅攀升,行业利润差,开工一直处于偏低水平。一般来说,生产1吨泡花碱需要消耗0.4吨轻碱。据统计,2016年泡花碱消耗轻碱量140万吨,2019年增加至152万吨,2020年消耗量降为144万吨。泡花碱产业集中度高,山东地区产量占比达60%,但环保督察、限电、疫情等都会影响泡花碱的开工,进而影响轻碱的消耗量。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统称两钠。硝酸钠的主要用途是制造玻璃消泡剂、消化反应剂、染剂、氧化助熔剂、钝化剂。亚硝酸钠的主要用途是制造钢材缓蚀剂、除锈、医药中间体、媒染剂、硝基甲烷、食品防腐护色剂、金属表面处理。我国硝酸钠、亚硝酸钠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湖北、河北、新疆、四川、江苏、重庆,产能共计约88.4万吨,其中山东占比37%、湖北占比33%、重庆11%。今年受疫情影响,厂家开工率大多不足,实际产量比往年有所衰减。生产1吨硝酸钠、亚硝酸钠需要0.7—0.73吨轻碱。2016年两钠消耗轻碱量82万吨,2021年降为68万吨,消耗量下降,主要因为受到产能下降和疫情的影响。

和其他商品一样,轻碱消费的季节性不明显,春节期间下游消费下降,其他时间以区间波动为主。轻碱的下游多是日用品,从长周期来看,轻碱的表观消费量与日用品零售额增速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下游消费受整体宏观大环境的影响。

[碳酸锂或成轻碱最大需求增量]

碳酸锂的提取工艺主要分为以锂辉石为原料的矿石提取和从盐湖卤水中进行提取两大类,但无论是哪种工艺,都大约需要2单位的纯碱制出1单位的碳酸锂。碳酸锂最大下游是汽车动力电池,占比达57.7%,其次是3C数码电池,占比14.1%,储能占比达到8.8%。随着新能源的普及,碳酸锂需求大幅增加,对轻碱的消耗也逐步增加。

国内碳酸锂产能主要集中在青海、江西、四川,这三个省份的碳酸锂产量占比90%左右。未来拟在建项目也主要分布在这三个省份。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碳酸锂产能61.6万吨,产量23.3万吨,平均开工率不足40%,说明行业供给短缺主要在资源端。上游资源开发常受地域限制、储量规模、开采难度等多重因素影响,扩产周期较长。锂矿开采全周期需要12—15年。盐湖提锂方面,大部分盐湖项目需要进行盐田建设,完整建设周期需要3—5年。未来,碳酸锂有望成为轻碱的最大需求增量。

[轻重碱价差对轻碱产量的调节]

国内纯碱企业的轻质化率在40%—60%,生产线产能设计决定最高可将40%—60%的纯碱产能加工转化为轻碱。在这一比率内,纯碱生产企业可以根据下游需求和轻碱、重碱价格决定产出的轻碱、重碱比例。我国青海纯碱企业的重质化率较高,可达70%。而从生产工艺上来看,通过联碱法生产的轻碱占比较高,氨碱法生产的轻碱占比最低,主要原因是前期联碱厂家多数没有带式滤碱机,盐含量控制不到0.5以下,粒度差,生产的重碱产品质量一般。而氨碱法生产的重碱,盐含量控制好,质量的稳定性强,所以氨碱法生产的轻碱占比低。

轻质比例与轻碱、重碱价差有高度相关关系。当轻碱、重碱价差扩大时,企业倾向于调低轻碱的比例;当轻碱、重碱价差缩窄时,企业倾向于调高轻碱的生产比例。从历史轻碱、重碱产量对比来看,2021年之前,轻碱产量大部分时间高于重碱产量,主要原因在于轻碱下游消费量高于重碱,这样的生产调节更满足下游的需求结构。2021年之后,随着光伏玻璃大量投产,重碱需求增加,下游消费结构也出现一定变化,重碱消费占比提高,重碱价格表现较好,轻碱、重碱价差也呈现出扩大态势,企业更有动力去调高重碱生产比例,轻质比例呈下降态势,大部分时间重碱产量高于轻碱。

[轻碱与烧碱存在一定的替代性]

烧碱(片碱、液碱)最大下游氧化铝占比31%,化工行业占比14%,造纸占比12%,印染、化纤占比11%,这四块占比达到68%,其他包括水处理、医药、轻工业等占比32%。从占比来看,可以相互替换的下游行业在纯碱下游需求占比约5%,二者在价格走势上多数呈正相关关系。轻碱和烧碱的替代主要在氧化铝、泡花碱、味精、洗涤行业等,而这些下游何时选择轻碱和烧碱,更多要看两者之间的价差。例如,32%液碱属于市场主流烧碱产品,市场一般用1.325×轻碱与32%液碱的折百价,去衡量轻碱和烧碱价格的优势性。对于氧化铝和泡花碱行业,企业在替换投料的时候,需要更换生产设备和相应的生产工艺,所以一般轻碱和烧碱价差波动不大时,企业不太会轻易更换设备,只有两者价差严重失衡时,才会选择更换设备。

就氧化铝而言,生产工艺主要有烧结法和拜耳法、拜耳烧结联合法,其中烧结法生产工艺选用轻碱作为原料,拜耳法生产工艺则选用烧碱作为原料。由于拜耳法工艺简单,流程短,产品质量高,我国目前多数氧化铝企业采用拜耳法生产,仅山西、重庆部分氧化铝装置维持两种方法共存的生产工艺。氧化铝市场的烧结法、串联法、混联法工艺生产氧化铝产量占比在11%—13%,轻碱消费量在60万吨左右。

就泡花碱而言,生产工艺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用纯碱,湿法用烧碱。传统的湿法泡花碱生产工艺耗能大,投资高,操作复杂,市场主流工艺是干法,只有当轻碱价格×1.325远超液碱折百价时,企业从成本角度考量,才会选择去更换生产工艺使用烧碱。而对于味精和洗涤行业,在更换原料时,不需要更换生产设备,选择轻碱还是烧碱的考量标准主要是两者价差波动带来的成本优势和产品质量。对于味精来说,轻碱生产的味精质量更优。整体来看,味精对轻碱的消耗占比远大于烧碱,只有当轻碱价格×1.325远超液碱折百价时,企业才会选择烧碱。

近年来,轻碱与烧碱价格走势基本一致,正相关关系较大,轻碱价格×1.325-液碱折百价(简称价差)大部分时间在-1000—500元/吨。2021年之前,大部分时间价差基本处于负值以下;2021年之后,价差有抬升态势,行业整体格局有一定转变。轻碱价格走势优于烧碱,一个是重碱期货上市后对轻碱的影响扩大,加之近两年光伏大幅投产,重碱价格快速拉升,企业调高重碱生产比例,相应下调轻质生产比例,所以轻碱的供需格局优于烧碱。在分析纯碱价格时,烧碱也是要考虑的因素,烧碱价格走好也会对轻碱价格形成支撑,而烧碱价格走弱也会牵制轻碱。

总之,研究纯碱需求,重碱需求不可忽视,轻碱需求也同样重要。当然,除了关注需求外,轻碱、重碱价差也会对纯碱造成影响。同样的,轻碱、烧碱价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纯碱需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