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社部: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政策
支持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地享受就业服务
9月24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卢爱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宋鑫出席介绍情况。宋鑫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建好“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打造“15分钟服务圈”。
重点群体
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稳定
李忠表示,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政策,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稳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作为重要的改革任务之一。李忠表示,人社部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具体来看,在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方面,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积极推动就业政策与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优先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推进动能转换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方面,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加强就业岗位调查,及时发布急需紧缺职业需求目录,增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性。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深化技能中国行动,启动技能强企行动,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在完善重点群体政策支持体系方面,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稳定。比如,对于农民工,坚持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并重,培育壮大劳务品牌,完善外出务工服务体系,稳定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对于就业困难人员,畅通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求助渠道,完善援助机制。
在激发就业创业活力方面,一方面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使就业服务更加可及、更加均等、更加专业。另一方面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健全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活动支持体系,优化政策支持、场地提供、资源对接一揽子举措,提升创业质量。
此外,营造公平就业的良好环境。不断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协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畅通社会流动渠道。
延迟退休
将制定弹性退休具体办法
延迟退休政策是近期关注热点。李忠表示,从现在到明年1月1日改革实施的3个月时间,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系统思维,把握改革重点,稳妥有序做好改革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
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9月19日,国务院召开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各项工作。
李忠表示,将从几个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工作。首先,抓紧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人社部对需要制定的配套政策措施进行了认真梳理,比如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高海拔地区职工退休等方面的政策。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同时,落实自愿、弹性原则,制定弹性退休具体办法,进一步明确弹性退休怎么办理。
其次,加强对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通过各地社保经办窗口、12333热线等渠道,为广大职工提供政策业务咨询,讲透彻政策考虑,讲明白保障措施,讲清楚办事流程,帮助职工更好了解掌握政策。
此外,做好经办服务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理念和要求,调整完善社保经办业务规程,加强部门信息共享,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方便单位和职工办理相关业务。
社会保障
在全国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
李忠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研究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的政策措施,在全国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
据介绍,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4亿人、2.45亿人、3.01亿人。城乡五级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卡覆盖98%的人口。我国已经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出重要部署。李忠表示,人社部将持续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分、更加可靠、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
在增强可持续性方面,夯实稳健运行的制度基础。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研究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的政策措施,在全国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大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规模,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
在增强可及性方面,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落实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政策,让更多的人群纳入保障范围。
在增强安全性方面,健全基金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压实基金安全风险防控主体责任,落实监督责任,筑牢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加强对基金运行的全链条监管,不断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坚决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救急款”。
在增强便捷性方面,持续优化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服务渠道建设,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
就近就业
“家门口”就业越来越多
宋鑫表示,当前“家门口”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农民工的新选择,人社部将搭建更多“企业就近用工、群众就近就业”的服务平台。
据介绍,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持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并重,全力稳定农民工、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目前,全国农民工约3亿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民工1.9亿人,脱贫人口务工超过3000万人。
人社部将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进一步健全农民工就业支持体系。在完善外出务工机制方面,实现出得去、稳得住。一方面,完善劳务协作机制,提供岗位收集、精准匹配、高效输出全流程服务。另一方面,完善稳岗服务机制,发挥驻外农民工服务站点作用,努力实现稳在当地就业。同时也在培育更多有特色的技能劳务品牌,促进更多农民工实现技能就业。目前,全国已经形成近500个具有特色的技能劳务品牌,有的品牌带动就业创业人数超过100万人。
在拓宽就近就业渠道方面,实现有就业、能增收。当前,“家门口”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农民工的新选择。人社部将深入挖掘“两重”“两新”创造的就业新空间,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提升县域就业容量。同时,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站和零工市场作用,搭建更多“企业就近用工、群众就近就业”的服务平台。
在鼓励返乡创业增收方面,实现增动力、强活力。对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靠前提供创业服务,跟进落实创业政策。目前,人社部正在开展“源来好创业”活动,集中为返乡入乡创业者提供政策落实、展示交流和资源对接服务。
在强化优先就业帮扶方面,实现兜底线、防风险。始终把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摆在突出位置,继续实施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做到“四个优先”,即:优先组织外出、优先企业吸纳、优先稳在岗位、优先兜底安置。
人社部答新京报:
打造就业公共服务“15分钟服务圈”
就业公共服务在用人单位招工和劳动者求职就业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宋鑫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建好“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打造“15分钟服务圈”。
宋鑫表示,就业公共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有4400多家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年均服务1.1亿人次;有6900多家零工市场,日均服务近30万人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人社部将持续巩固提升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支撑。
首先,完善制度,推进服务均等化。打破户籍、区域、身份限制,支持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地、求职地享受就业服务。完善企业服务保障制度,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经营组织等,提供均等化的招聘用工等就业服务。
其次,健全体系,提高服务可及性。持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功能,面向各类服务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建好“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打造“15分钟服务圈”,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基层。
同时,提升能力,推动服务专业化。实施就业公共服务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服务人员队伍。进一步发挥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扩大专业化服务供给,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对接。
最后,数字赋能,实现服务智慧化。推动各地持续完善省级集中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信息平台,推进政策、服务“一网通办”,提高服务效率。建设和用好全国统一的就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进信息联网发布、数据共享,支持劳动者跨地区享有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