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乡环境建设管理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北京将持续推进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2020—2022年)行动,完成4287条背街小巷整治。2023年至2025年,巩固提升整治成果,推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走向片区,实现街巷市容整洁、特色鲜明、环境宜居、文明有序。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直接关系城市环境秩序、市民生活质量、城市运行安全,最能体现城市治理水年来,北京坚持务实创新,蹄疾步稳地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探索“共生院”,实现城市更新的多样;见缝插绿,起步闻香,提升社区宜居;打通“最后一公里”,建“慢行系统”,有了不停车胡同,拆违建、堵“墙洞”,盘整架空线,创“一刻钟生活服务圈”,百姓生活更加体现安全、便利……越来越多的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让城市更有品质、更有魅力、更加宜居。

从2017年起,北京先后启动了两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行动,编制了专门的设计管理导则,设定目标、明确标准、细化任务、加压推进。凭借锲而不舍的努力,北京的3958条背街小巷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一批具有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文明街巷,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21年有关民意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对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总体满意度达95.6%。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实属不易。

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打造更多精品宜居街巷。《规划》全面贯彻市党代会精神,强调“强化与城市更新、疏解整治促提升”相结合,统筹街巷空间和风貌管控,实施综合整治、品质提升和功能优化,着力打造精品宜居街巷,明确了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的“路线图”,指明了实施路径。

落实《规划》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恪守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辩证法,结合首都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生态特点,因地制宜,以打造特色、培育品牌为抓手,制定针对、前瞻较强的培树方案,着力改善背街小巷环境面貌。要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全力打造更多精品宜居街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环境的新期待、新需求,努力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规划》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为统领,落实精治、共治、法治要求”。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参与,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整治提升中来,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定能让背街小巷焕发新颜值,我们的城市也必将越来越宜居,越来越美丽。

《规划》提出“五个加强”(加强组织协调、加强依法治理、加强资金投入、加强科技赋能、加强宣传引导)的保障措施,强调“强化政府主责意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引导公众参与”。我们要坚持首善标准,以群众认可为主导,细化《规划》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推动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不断取得新进展,持续改善北京人居环境品质,造福广大市民群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