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2022年第三批次一宗地块试点现房销售;福州出现第一个“现房销售”地块……近日,多地将“现房销售”写入土地出让文件中。另据媒体报道,自2021年以来,北京、杭州、合肥、西安、宁波等地在土拍环节试点现房销售,而在2022年,不完全统计显示,包括合肥、北京、福州永泰县、济南等地的多宗地块提及“现房销售”。
在当下这个节点,多地要求现房销售,显然与近期烂尾楼风波有关,是基于保交楼的立场而提出。舆论普遍认为,正由于过去消费者付款之后并未拿到现房,所以才会产生烂尾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房地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向来有着不同的声音。但目前形势下,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的意义无疑在进一步凸显,因为其牵涉上下游的产业链很长,而且其产业关联度很高,能否稳住,关乎稳就业、稳经济,也牵涉到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和金融风险的化解。
为了保交楼、保民生,各地已出台不少政策,效果正在显现。但众所周知,鉴于地产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的事实,目前要稳住整个行业,使之获得健康、持续发展,既需要一些立竿见影的措施,更需要稳定市场预期,为行业注入信心。
而从这一角度出发,外界更希望目前各地出现的“现房销售”不是一时的权宜之举,而是代表预售制终结的开始。
预售、现售制度的优劣,坊间的讨论已经够多,而且基本上已达成了共识。海南省住建厅负责人曾经坦言,因商品住房实行预售制度引发的质量投诉、合同纠纷、延期交房、配套设施不落实、违规销售甚至开发商收钱跑路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房地产投诉和纠纷的最主要因素,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些问题,就必须改革商品住房预售制度。
要让购房者慷慨解囊,房地产业亟须唤回购房者的信任和信心,而简单的道理摆在那里:一边是开发商勾勒的图景,一边是可以马上拎包入住的房子,哪个更容易赢得购房者的青睐?
就在“现房销售”的新闻引发热议的同时,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发布的一则消息也引起了关注。内蒙古住建厅在答复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王凤华委员《关于规范房屋“公摊面积”的提案》时称:“我厅将取消‘公摊面积’的建议列为近期亟须修订的立法项目建议上报住建部。”
购房者买房,如果说不是现房是第一痛点,那么公摊面积糊涂不清肯定是另一大痛点。
长期以来,公摊面积没有统一标准,最后只能由开发商说了算。公摊面积又衍生出一系列收费,如物业费、取暖费都是按公摊后的面积收费;与此同时,公摊面积上所产生的一些收益却并未分给业主。围绕公摊面积所产生的争议和纠纷因此从未停歇……
客观地说,尽管目前各地动作频频,但不论是完全取消预售制,还是正式取消公摊面积,都很难一蹴而就。因为全面实行现房销售对商品房存量、开发商资金、地方财政收入等均有较高要求,现在马上取消预售制未必就是稳妥的办法,而以建筑面积作为商品房销售的计价依据业已实施多年,并且得到了相关法律确认,如果改革计价依据,首先必须修改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明确套内建筑面积的概念及计价方式,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
但从行业的实际来看,房地产业的逻辑已经变了,要拉回购房者,就必须保障他们的权益,赢得他们的信任,在他们不满的地方动刀。因此,取消预售制是大势所趋,即使不取消公摊面积,对公摊面积进行规范同样也是大势所趋。当然,突破的动作应该是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