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


(资料图)

有位号称顶级智库的经济专家,在消费品博览会上公开给大家上起了思想教育课,她说:“年轻人不生孩子是不对的”,因为“子女是长周期消费品,而且是耐用消费品”......

活久见了。

首先,就算孩子是消费品,这是个什么能让年轻人听完就痛改前非决定马上生孩子的理由?直升飞机也是消费品我就非得买吗?剑桥学费挺高的我就非得上吗?

其次,啥是耐用消费品?就是一次消费多次使用、购买次数少、决策需谨慎的消费品,比如收藏品、汽车、房子......所以耐用就必须拥有吗?卖皮搋子说他的皮搋子能用50年我就得买吗?

所以您这哪是劝年轻人生娃?这明摆着是在警告他们谨慎决策,别一时冲动生个消费品出来嘛!

更别扭的是,又不是闺蜜夜话,也不是饭局私聊,这么大的公开场合,张口就来?

先不考虑这位经济专家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会上拐了山路十八弯谈到“年轻人生孩子”的话题,就算是想借当下热点话题“生育”来谈“消费”,那你完全可以说说自己是如何消费自己子女的嘛。

干嘛非要通过物化别人的子女来彰显自己对“行为经济学”的实践?

就算我们不必小题大做地对一个“经济学类比概念”太较真,但这个言论起码开始让我们产生一个思考:劝年轻人生孩子的基本逻辑到底在哪里?

哪怕是人口学家、妇联主任、街道催生小标兵,也应该通过宣传“如何创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来拉动生育率。

再不济也可以像一些博主那样通过创造情感共鸣来让人愿意生娃。

谁会像这位专家这样,直接用“长周期”、“耐用”和“消费品”来定义人?连乌干达密林的黑猩猩都不喜欢你把人家生的小猩猩命名为哺乳动物以外的物种。

而且用这冷冰冰的话术,如此极端地物化人,真的有水平吗?听君一席话,年轻人更觉得这个消费品怕是消费不起了......

我感觉专家大概是多多少少有点用词不当。

对我们来说,子女顶多算是投资。

她想表达的真实意思其实可能是这个:消费在子女身上,然后等待回报。

再换句话说,她想表达的真实意思也可能是这个:你不生孩子,谁来促进消费?谁来拉动经济?你不消费,你不拉动,你怎么会有回报?

这种新颖的言论已经充分说明,这位专家在自己的经济圈领域里也许已经没有办法通过自身所长去贡献力量了,她只能跳出自己的圈子,跑到生育圈里来谈经济,试图用这种“拉垫背”的手法,搞活经济圈和生育圈的因果关系,以后如果经济不好,她就很容易找到原因——都怪年轻人不生孩子

作为经济专家,不去从专业角度想办法让环境更好,让产业升级,让大家工作更稳定,让年轻人存款更多......而是关注于“你们怎么不生消费品了”......

难道拉动经济只靠生孩子吗?

按照这位专家的意思,就像投资人选项目,为了提高回报率,就应该多投几个。生一个是起码的,否则回报率是零,生两个更好,如果生三个以上,获得高回报的机会又提升了。

但专家不知道的是,真实状态下大家并不是以回报率来倒推生娃意愿的。在一个问卷中,选“不生”的是选“生一个”的近4倍,是“生三个”的20倍......

而且大家生孩子真的都是为了所谓的回报率吗?

如果孩子普普通通,给不了父母很丰盛的回报,我们难道就不养他不要他不爱他了吗?

人和物品的区别,就在于人不会只盯着回报率,心里没有数据和图表,链接亲子关系的大部分是发自内心的爱和被爱。

对于子女,我们当父母的甚至连投资都算不上,只能算做慈善。但即使是做慈善,我们也要去好好完成,因为我们有为人父母的责任,也有没孩子的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而你用消费品去定义人家,好好的人被说成东西,你是东西吗?

这恐怕是用上帝视角,以手持镰刀的姿态看待众生。我们倾注了全部心血和爱养育的子女,在某些人眼里也许不过是个数据。

不生孩子的年轻人连数据都没有,当然是“不对”的。

但我想说,我们愿意为了孩子去消费,但我们不是消费孩子。我们可以追求把一个人养育成才的最大化价值,但我们不是只为了图回报率才去养育他。

子女并不是消费品,我们顶多有权利把他视作我们的作品。但只有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用更多的爱和智慧去陪伴他们长大,才是我们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贡献。如果没有这种基本的责任心和耐心,不生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一个小孩即使才学没有那么出众,将来成不了什么伟大的人物,但只要他心正、善良,不要去当那种明明掌握了话语权却还要去物化别人的人,那就已经是他对这个社会最好的价值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