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后市,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乙二醇新增供应压力依旧较大。同时,终端消费疲弱继续拖累烯烃市场,石脑油价格低迷令乙二醇缺乏成本支撑,乙二醇价格将持续走弱。

9月中旬,乙二醇期货主力合约反弹至4500元/吨以上,之后一路下行。虽然10月初乙二醇出现短暂反弹,但主要是对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被动补涨。10月中旬,乙二醇期价已经回到4000元/吨低位区间,完全回吐了9月的涨幅。

笔者认为,供应由紧转松是乙二醇价格9月以来由强转弱的主要驱动之一,石脑油、乙烯等产品低位运行也为乙二醇带来成本端的拖累。展望后市,供应有望保持增长势头,而消费随着旺季进入尾声将持续走弱,乙二醇价格弱势难以改变。


【资料图】

开工负荷逐渐从低位回升

今年以来,由于利润较差,乙二醇开工率持续下滑。一季度、二季度因国际油价强势,油制路线乙二醇深度亏损,企业持续减产;三季度煤化工装置集中检修,导致乙二醇开工率在50%以下运行较长时间。供应大幅萎缩,而需求在8月之后环比改善,聚酯开工负荷从7月的77%附近回升至最高84%。8—9月,乙二醇供应由宽松转为紧张,从持续去化的港口库区可以得到印证。据统计,乙二醇华东主港库存8月1日最高达到125万吨,之后持续下滑,9月底降至82万吨附近,两个月内去库达到40万吨。

不过,从10月开始,随着检修装置重启,乙二醇装置开工负荷从45%附近的低位回到60%附近,供应持续回升,但消费没有持续改善,聚酯装置开工负荷一直稳定在83%左右,乙二醇港口库存再度回升。总之,供需变化是影响乙二醇价格的主要驱动之一。

石脑油和乙烯的表现不佳

供应宽松导致乙二醇环节表现较差,生产维持在负利润区间,其原材料石脑油和乙烯的表现同样低迷,令乙二醇成本端的支撑乏力。从全球市场来看,乙二醇的原材料以石脑油一体化占比最大,其次海外以天然气和乙烷制乙二醇为主,国内以煤制乙二醇为主,石脑油一体化一度是具备较强成本优势的生产工艺。然而,今年国际油价偏强、消费偏弱,导致烯烃产业链全面亏损,乙烯裂解装置大面积减产,石脑油和原油的价差进入负值区间。这意味着产成品价格低于原材料,生产企业陷入亏损。截至10月底,石脑油和原油的价差一直在零值上下波动。由于石脑油弱势令乙二醇缺乏成本支撑,所以在国际油价冲高回落的过程中,石脑油紧跟国际油价下跌,乙二醇失去成本支撑,这也是二季度以来乙二醇价格持续走弱的重要原因。

煤制乙二醇装置运行平稳

煤制路线是我国特色的乙二醇生产工艺,目前国内煤制乙二醇产能达到865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37%。理论上,煤制乙二醇的亏损在1000元/吨以上,但因各装置所用合成气来源有差别,只能对生产利润作大致判断。二季度以来,煤制乙二醇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并且随着成本端走强,企业亏损持续加深。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煤化工装置采用焦炉尾气进行生产,属于废物再利用,受成本端的影响不大。还有一些是煤企配套装置,在成本端上涨的过程中,其上游利润丰厚,对下游乙二醇的亏损容忍度提高。

可以看到,虽然今年煤制乙二醇的利润较差,但其装置相比往年受到利润影响波动较小。装置年度更换催化剂等检修需求集中在三季度,导致煤制乙二醇的开工率快速走低。整体来看,除几套外采原材料装置在年内因利润问题停车外,今年煤制乙二醇装置运行相对稳定,对乙二醇的成本支撑有限。

展望后市,供需预期偏弱令乙二醇价格持续承压,陕煤榆林180万吨装置中60万吨已经试车,其余120万吨也计划在四季度投产,外加久泰100万吨乙二醇装置也已经投产,后市还有三江100万吨MTO及盛虹炼化配套的乙二醇装置存在投产预期。由此看来,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乙二醇新增供应压力依旧较大。终端消费疲弱继续拖累烯烃市场,石脑油价格低迷令乙二醇缺乏成本支撑,成本端难以对乙二醇产生明显影响,乙二醇后市价格将持续低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