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6月中上旬以来,PMI、贸易以及通胀等经济数据印证经济压力不减,在房地产链条修复偏慢以及基建动能走低,外需可能继续走低背景下,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引发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升温,支撑债市走强,十年国债收益率跌破2.7%。后期看,随着宽松预期的升温,债市仍有支撑,关注后续政策落地情况。

外需对经济的支撑走弱,内需仍然不足,经济压力不减。最新公布的5月贸易数据显示,按美元计,5月出口同比下滑7.5%,进口同比下滑4.5%,贸易顺差658.1亿美元,前值902.1亿美元。

出口方面,5月出口大幅走低,主要原因在于欧美经济再度走弱,出口订单持续回落。从PMI新出口订单看,今年2—3月出口订单偏强,但4—5月PMI新出口订单持续回落且重回荣枯线下方,指向出口订单偏弱,欧美经济走弱应是主要拖累。其中美国、欧元区、英国5月PMI分别回落0.2、1.0、0.7个百分点至46.9%、44.8%、47.1%。年初以来,国内经济修复不平衡,尤其是供给端的改善好于需求端,导致供给持续大于需求,出厂价格持续回落,跟出口相关的义乌小商品出口价格、出口价格指数、PPI等均明显回落。高基数也是重要拖累,2022年5月出口同比增16.4%,处于偏高水平。后续看,鉴于全球经济增速可能继续走低,国内PPI预计短期维持低位、高基数等,6—7月出口可能延续偏弱走势,跌幅有可能进一步加深。进口方面,5月进口强于预期和季节性,主要与原油、汽车等重点商品进口降幅收窄有关。

整体看,内需仍待修复,5月出口超预期回落使经济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市场对政策的预期不断升温。

通胀无忧,宽松预期升温。5月CPI当月同比上涨0.2%,低于市场预期,涨幅较前值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5月PPI当月同比下降4.6%,降幅超过市场预期,较上月的-3.6%降幅扩大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9%,降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5月CPI同比小幅回升,PPI延续低位,国内通胀压力较小。5月价格仍然在较低位置运行,主要是受猪肉价格持续磨底,虾蟹、鸡蛋、鲜菜、鲜果供应充足,制造业内外需求走低,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

受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国际输入性因素以及去年同期基数影响,CPI价格仍将阶段性低位运行,部分工业品价格将延续下行趋势。总体来说,通胀数据反映了当前国内市场供给较为充足、需求恢复相对于供给改善仍显不足的现状。而随着海外货币紧缩效应的显现,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支持效应将有所减弱,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升,经济修复仍需更多需求侧的政策保驾护航。此外,在通胀无压力的背景下,央行行长易纲在陆家嘴论坛上关于“加强逆周期调节”的表述使得市场对货币政策抱有更大的期待,全面降息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本周是“超级央行周”,政策的导向至关重要。先是美联储议息会议仍有一定不确定性,接着是欧央行大概率加息25个基点,还有6月15日我国央行的MLF操作情况。从近期国内央行的操作思路看,上周央行累计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间有79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合计净回笼资金690亿元。

跨月后资金运行平稳,央行上周每日均进行了20亿元的小额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与此前持平。月初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回归“地量”,显示出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特征。目前市场利率在略低于政策利率水平附近运行,反映市场流动性保持平稳略偏松格局。本周将有100亿元的7天逆回购到期,周一至周五均到期2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四将有2000亿元MLF到期。当前,多家银行存款利率调降后,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本月MLF以及LPR的走势备受关注。自2022年8月MLF下降10个基点以来,央行1年期MLF利率已经连续9个月保持在2.75%水平。(作者单位:新湖期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