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导读
农产品可能是疫情放开的第一波受益者,特别是产能集中在国内的相关品种。目前需求回暖的证据越来越多,但也不能过于乐观,毕竟全球加息周期下整体需求趋势在走弱。国内大疫三年,供给端恢复容易,但长期稳定的需求恢复仍需要时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有效需求建立起来之前必然需要收入的恢复,疫情复工后的盛景值得期待。
核心观点:上涨有两个契机:1,部分地区疫情的高峰期正在过渡中,北京已经出现了疫情后消费反弹的迹象;2,今天圣诞节,国际多数商品市场休假,没有跟踪标的的影响,今天就是快乐行情。
正文
今天是农产品的狂欢日。有两个契机:1,部分地区疫情的高峰期正在过渡中,北京已经出现了疫情后消费反弹的迹象;2,今天圣诞节,国际多数商品市场休假,没有跟踪标的的影响,今天就是快乐行情。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品种都很快乐,主要是需求反弹的相关农产品,比如生猪、苹果,油脂,甚至带动两粕大幅走高。原本需求问题很难解答,而北京逐渐走出阴霾,一展带头大哥的风采,这在“需求答疑”上是个破冰的现象,只是这种第一波疫情后的反弹,有没有实际增量依然需要考量,但并不影响短暂的狂欢。据某些媒体报道,12月24日,北京多家商场餐饮门店出现排队等位情况。在北京部分商城,餐饮等消费情况明显好转,甚至出现排队等位现象。家居生活用品销售也比较稳定,奢侈品销售情况也不错。甚至停车场出现车位爆满的情况。周末相关旅游平台,北京景区门票的预订量相比上周末增长超2倍。近一周北京滑雪相关酒店预订量环比上周增长近一倍,滑雪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近一成。这些现象不仅仅是预期,而是实际的好转,而预定量则表现了良好的短期消费预期。国内似乎正在适应共存的现实环境,一旦大众在复阳和二次感染的问题上得到充分回答后,需求可能就会进入正常平稳的水平阶段。生猪:产业端的集体行为会对养殖端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就是惯性的产销行为,包括集体压栏、恐慌抛售。矛盾可能维持半年之久,但爆发却在半个月内释放。今年中旬,生猪养殖出现大面积亏损,在存栏较高、需求走弱的背景下,借助需求反弹预期集体压栏,之后国庆需求反弹,高开后月底补了缺口,开启下跌,强扭的瓜终究还是闹肚子。最近生猪现货价格大跌,由于春节临近,出栏窗口缩短,部分地区养殖户急于兑现利润,导致现货价格进一步下跌。而消费端过去一段时间国内疫情封控令终端消费走弱较为明显,市场预期的11-12月份腌制腊肉旺季被证伪。年底压栏的育肥大概率要经历集中出栏,尤其是封锁解除后,屠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日度屠宰量已高于去年同期。大豆进口逐渐到港,饲料原料放量后,现货压力较大,育肥成本有望回落。期价上,可能围绕成本运行,01、03跌破18000育肥出栏成本,有较强的成本支撑,在需求反弹背景下,较容易出现强势反弹,远月对应春节出栏释放的压力,较为强势,预期相对较好。豆粕:大豆的焦点现在聚焦在到港和阿根廷的干旱。到港问题逐渐明朗化,随着现货下跌,基差回归,但阿根廷历史级别的干旱开始支撑大豆价格。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的周报称,截至2022年12月13日的一周,阿根廷2022/23年度大豆种植进度达到50.6%,高于一周前的37.1%,比去年同期低了14.2%。同时巴西的天气对产量的影响依然在发酵,产量也在调减中,DATAGRO的经济学家和研究团队本月将巴西大豆产量调整为1.5223亿吨,低于上月预估的1.5332亿吨。近期豆粕供应预期持续好转,开机率持续回升,仅用了5周,开机率从5年同期最低水平达到5年同期最高水平,库存持续4周触底上升,豆粕现货价格重心下移,成交量不佳。由于压榨利润随着现货急转直下,买船积极性再次受挫,1月及之后买船仍在低位。油脂疲弱,油厂豆粕挺价。综上所述,农产品可能是疫情放开的第一波受益者,特别是产能集中在国内的相关品种。目前需求回暖的证据越来越多,但也不能过于乐观,毕竟全球加息周期下整体需求趋势在走弱。国内大疫三年,供给端恢复容易,但长期稳定的需求恢复仍需要时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有效需求建立起来之前必然需要收入的恢复,疫情复工后的盛景值得期待。■文章部分数据来源于华尔街见闻、广发期货、国信期货,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及所在机构观点,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货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