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导读

最近粕强油弱的格局正在延续,主要是因为二者的推手都在发力。豆粕受到南美天气造成减产预期的支撑,而油脂则受到原油下行的压制,制造生柴的燃烧属性弱化了。归根结底,豆粕受到供应端的支撑,油脂受到需求收缩的压制。

核心观点:豆粕向上的边际动力正在逐渐丧失,特别是来自供应端的动力。需求只有持续释放,改善内外差才能有较大的驱动,随着封控政策的改变,需求持续性有待继续观察。

正文

国内无论是股票还是商品都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国内需求反弹可期,经济复苏是主旋律,铆足了劲却一直在寻找美联储的安全边际。回想今年股市的走势,每每大跌就有反弹,每每反弹都会走弱。商品反弹也一步一回头,缺少趋势确认。政策相对宽松和防疫放开带来的底部,全球加息却一直是天花板。市场被内外不同步夹成了“震荡”趋势了。今日凌晨美联储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大致的内容整理如下:1,美联储对市场误读政策表示担忧。美联储表明了抗通胀的决心,但生怕市场会误认为当下的情况可以做“放松”处理,这样会削弱美联储在抗通胀上的努力;2,美联储需要平衡当下的通胀和未来通缩。因为加息作用有滞后性,表现在当下抗通胀的作用弱化和对未来经济长期压制上。一方面,限制性不够强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胀抑制不达预期,侵蚀家庭的购买力,造成“贫穷升级”。另一方面,收紧的滞后累积效应可能会使通胀降至2%以下的非必要程度,导致经济活动不必要的减少,同样伤害脆弱群体;3,通胀预期有偏上行的风险,而且,2023年预期美国国内的实际私人支出增长疲软、全球经济前景低迷、金融状况持续紧缩。2023年某个时间衰退是有可能的;4,名义薪资增速继续高企,并且仍高于2%通胀目标的相对应幅度。评论认为,相比以往,本次纪要中工作人员对薪资增速的警告更甚,这暗示,基本利率可能要达到5%。总的来说,这次纪要表达了偏鹰的态度,加息不停,但经济前景不好,慢慢加。未来衰退是可能的,这句话给加息留了条后路。美股经过挣扎后,走势震荡偏强,市场依然很倔强,但要警惕一点,一旦衰退到来,所有的上涨都可能在短期内灰飞烟灭,一年累泡沫,一朝成泡影,历史上曾发生过……回到商品,最近粕强油弱的格局正在延续,主要是因为二者的推手都在发力。豆粕受到南美天气造成减产预期的支撑,而油脂则受到原油下行的压制,制造生柴的燃烧属性弱化了。归根结底,豆粕受到供应端的支撑,油脂受到需求收缩的压制。之前阿根廷天气延续干旱,降雨量低于预期,阿根廷大豆产量下调概率增加。阿根廷农业部表示,农户21/22年度大豆销售进度为78.9%,略低于前一年的80%;22/23年度大豆播种率72.2%,低于去年同期的81.4%。StoneX称,巴西22/23年度大豆产量为1.538亿吨,低于之前预期的155亿吨。从美国压榨和出口的情况来看,需求尚可,而中国到港只是因为榨利亏损导致的短期供应问题,而改善的高榨利对应着直追的到港水平,在外围供需的平衡下,国内的波动大概率会被逐渐熨平。上表是美豆对中国的出口累计,和上一个年度相比,本年度出口在11月前低得可怜,从10月底开始逐渐追赶上一个年度的水平,目前已经和上一年度相差无几。2022年12月,全国油厂大豆压榨为904万吨,较上月增加165万吨,增幅22.3%;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14万吨,增幅14.5%。榨利好转是进口量、压榨量大增的驱动,同时也是库存拐点的驱动。12月油厂压榨利润先降后升整体处于低位,进口大豆会不会再次减量存在疑问。目前进口大豆到港增多支撑开机率保持高位,终端逢低补货,市场成交回暖,但依然较为清淡。多数进口商品亏损,可以折射出一个现实:需求端外强内弱。内外的需求差制造了利润差,再传导为进口积极性,形成国内供应量的波动,基差放大,再循环到进口积极性的改善,供应的增加……但循环始终无法摆脱内外需求差,那么远期就很难走强,这也就是为什么收缩基差总是现货在发力而期价相对羸弱的原因。豆粕向上的边际动力正在逐渐丧失,特别是来自供应端的动力。需求只有持续释放,改善内外差才能有较大的驱动,随着封控政策的改变,需求持续性有待继续观察。

■文章部分数据来源于美尔雅期货、钢联、华尔街见闻、wind、USDA,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及所在机构观点,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货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