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春节长假期间,受美欧超预期的经济数据提振,海外风险偏好有所回暖,全球主要股指表现较好,其中美股纳斯达克领涨市场,中概股迎来强劲反弹,欧洲主要股指也小幅上涨,港股迎来兔年“开门红”,其中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强势,连续两日涨幅超5%,对节后A股有积极的提振作用。
节前在国内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债市信心欠缺,叠加1月MLF降息期待落空,债市情绪有所下沉。节后国内经济复苏态势逐渐明朗,海外货币政策调整预期在强化,人民币汇率拐点出现并逐步升值,不仅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也打开估值修复空间,将推动A股继续修复。股市持续走强会压制债市情绪,股债跷跷板效应将愈发明显。
从海外环境来看,假期Markit公布的美国2023年1月各项PMI初值普遍超过预期,综合PMI初值为46.60,不仅好于预期46.40,也高于前值45.00;与此同时,美国2022年四季度实际GDP经济数据也高于预期,年化季环比增速初值为2.9%,高于市场预期的2.6%。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有利于缓解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短期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利好权益市场表现。
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进一步降温,为政策制定者放慢加息步伐铺平道路。最新公布的美国2022年1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4.4%,相比前值4.7%回落0.3个百分点,创下2021年年底以来最慢的增速水平,这标志着美联储加息速度将进一步放缓。最新CME数据显示,美联储2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8.2%,虽然不可能很快进入降息周期,但是边际预期改善也会利好权益市场。
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放缓,带动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持续回落,年初至今10年期美债收益率累计下跌9.28%,至3.52%,美元指数累计下跌1.51%,至101.922。美元偏弱格局下,非美货币普遍反弹,人民币汇率表现尤其亮眼。2023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调升1944个基点,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2.35%,节假日期间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暂停交易,但离岸市场上人民币汇率依然保持坚挺,继续在6.7元至6.8元区间波动。
人民币汇率逐渐攀升,有利于国内资产价格的提升,尤其是风险资产,避险资产则表现相对逊色。我们看到,年初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明显高于美元指数回落幅度,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升值不仅受到外部变量的支持,更多的是受到国内经济活动恢复、经济基本面修复预期改善、市场情绪增强以及春节前结汇需求释放等内部因素的驱动。
国内方面,自去年11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地产等重大政策优化调整,扩内需、稳增长政策加速落地,国内经济复苏预期持续强化。从近期各地“两会”发布的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看,31个省市区中有29个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甚至更高,全力稳经济、拼经济的思路已然明确,普遍聚焦于扩内需、产业转型升级等国家重大战略,消费、基建和制造业成为各地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未来随着宽松政策发力见效,宽信用、宽地产预期向现实转化,内需潜力持续释放,经济将逐渐迎来好转。节前公布的国内经济数据虽然多数仍有回落,但2022年四季度GDP和12月工业、消费数据均好于市场预期。海外投资者也一致看好中国经济在2023年率先复苏,中国资产有望优势重现,也将吸引外资加速回流A股市场。市场对于春节后经济加速复苏的预期依旧强烈,这也将继续主导未来一段时间的金融市场走势,债券振荡偏弱的格局暂难改变。
从资金流动性角度看,美联储激进加息进程已步入尾声,对市场的扰动趋于钝化,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压力逐步缓解,另外,稳增长基调下国内货币政策仍有结构性宽松空间。目前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从2022年年底的-1.04%缩窄至-0.55%,有利于资金流向中国等新兴市场,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实现连续14个交易日净买入,累计净买入额达1125亿元,这一净买入规模明显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净买入规模。春节假期后现金大量回笼,1月28日至2月3日期间逆回购到期23060亿元,央行在公开市场的操作以及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情况将主要对债市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A股市场有望在基本面缓慢修复、宏观流动性边际向好以及增量资金回流的推动下延续振荡修复态势。债市仍处在经济基本面恢复和流动性宽松预期的两方拉锯之下,呈弱势振荡格局。从比价效应来看,股市相对债市的优势正在显现,风险在于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货币政策宽松超预期。现阶段需关注防控优化和房地产支持信号发出后经济的复苏疫情情况。